•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Zoom上市首日涨72%,市值达159亿美元

4月19日,视频会议软件公司Zoom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日盘中一度上涨80%至65美元,最终收于62美元。


在3月22日提交上市申请后,Zoom估计其IPO定价区间将在28美元至32美元。本周Zoom将这一定价区间上调至32美元至35美元,最终上市的定价高于这一区间上限,使得该公司估值达到92亿美元。


Zoom是2019年上市的众多科技公司之一,但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已经开始盈利。


据监管部门发布的文件显示,在截至1月31日的上财年中,Zoom的净收入为760万美元,营收为3.3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


戴维森公司(D.A. Davidson)分析师里希·贾卢里亚(Rishi Jaluria)在3月25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Zoom的快速增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带来了现金流、盈利能力和强大的业务吸引力。”


Zoom通过创建易于使用的视频服务而获得了广泛欢迎,这种服务可以在各种移动设备上顺畅地工作,并且连小型团体和团队来说价格也相当实惠,从而创造了广泛而多样化的客户基础。


该公司表示,其10大客户占总收入的比例不到10%,其数千名客户包括Conde Nast、Uber以及Williams-Sonoma。


Zoom成立之初,网络会议软件市场竞争激烈,前有WebEx等巨头,后有几乎同时期出现的苹果Facetime和谷歌Hangout。


实际上,Zoom将思科的Webex、微软的Skype、谷歌以及LogMein作为竞争对手,并表示亚马逊和Facebook“过去和将来都可能在视频通信工具方面进行投资”。


Zoom依赖于自己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还使用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和微软公共云服务Azure。


Zoom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拥有1700多名员工。Emerging Capital是Zoom最大的外部股东,拥有12.5%的股权,其次是红杉资本,持股11.4%。曾担任思科副总裁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袁征(Eric Yuan)拥有22%的股份。

进入国际榜单50强的中国工程机械商,去年谁最赚钱?

日前,英国工程机械信息供应商KHL公司发布了YellowTable(2019年版),它被很多国内媒体称作“全球工程机械排行榜”。


榜单显示,列入统计的50家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去年总营收共达1840亿美元,同比增加13.5%。


榜单中,卡特彼勒、小松和约翰迪尔分别占领前三甲,另有九家中国企业入围。


按照KHL公司的统计,来自中国的徐工机械(000425.SZ)、三一重工(600031.SH)和中联重科(000157.SZ)分别占据榜单的第六、第七和第十三名。其余上榜企业分别为柳工(000528.SZ)、中国龙工(03339.HK)、山推股份(000680.SZ)、山河智能(002097.SZ)、雷沃重工和厦工股份(600815.SH)。


但由于数据统计部分标准杂乱,这份榜单的权威性也受到一定质疑。


近日,《中国工程机械杂志》刊文表示,包括九家中国企业在内,该榜单有28家企业的销售数据来源于KHL的估算值,或是直接引用上一年的数据。


《中国工程机械杂志》认为,YellowTable可以作为了解相关产业的一份参考资料,并不能被称作一份严格意义上的排行榜。


经过了五年的深度调整后,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在2018年迎来了强势复苏。在下游基建需求拉动、环境治理以及设备更新需求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工程机械行业保持着较高增速,行业龙头营收与利润双双增长。


根据各公司发布的年报,界面新闻对上述上榜企业的去年业绩数据进行了梳理,制作了一份业绩榜单。


若以营收与归母净利润排名,三一重工则位列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徐工机械和中联重科分列二、三名,其后依次是柳工、中国龙工和山河智能。


因雷沃重工为非上市公司,厦工股份、山推股份尚未公布具体年报信息,这三家公司未列入统计。


六大企业营收与净利润统计图。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与业绩快报

山推股份此前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61.95亿元,同比增加26.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5亿元,同比增长33.89%。以此估算,山推股份全年营收约在80亿元左右,排在中国龙工之后。


在工程机械行业回暖的2018年,诉讼案缠身的厦工股份却仍然维持亏损态势。


1月31日,厦工股份发布的业绩预亏公告显示,预计2018年亏损7.05亿-8.95亿元。厦工股份表示,亏损主要受应收账款未达预期、销量提升不足以及坏账增加的影响。


三季报显示,厦工股份在去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22.67亿元,同比下降3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下降197.42%。以此估算,厦工股份的年度总营收排在山河智能之后。

股价跌破1美元退市红线,老牌网贷平台信而富上市两年为何“跌跌不休”?

继前一日暴跌15%后,美股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信而富(NYSE:XRF )股价在4月18日继续下跌至0.85美元,跌幅3.42%,股价已在1美元以下。



信而富上市两年股价变化图

在上市两年之后,信而富股价距离两年内的最高价格12.86美元已经仅剩下不到零头。自2018年下半年起,信而富估价在1美元附近纠缠半年左右,现在终于选择了继续向下。


按照美股相关规定,上市公司最低交易价低于1美元达到30个交易日将发退市警告,限期90天内整改,若未能恢复则强制退市。


让投资者失去信心的是信而富并不乐观的经营状况。


该公司年报显示,其2016年、2017年均为亏损,直到2018年前三季度,这一情况也没有改变。截至目前, 信而富尚未发布2018年年报。


而信而富在4月15日调整了兑付规则,不再以出资方案到期为兑付日,将以债权转让成功或还款到账,分月兑付。这一情况更是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


2018年第三季度,信而富贷款数量总计80万(件),比上一季度174.2万(件)下降54%。总贷款额为1.94亿美元,比上一季度下降52%。其中,消费贷款额为1.347亿美元较上一季度下降53%;生活贷款额为593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下降50%。


在收入方面,业绩报告显示,信而富第三季度总营收约为1756.7万美元,截至2018年Q3信而富总计亏损1133万美元,较上一季度1059.1万美元扩大6.97%。


值得关注的是,在信而富Q2财报中宣布20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目前尚未有新消息进展,从财报看,2018年第二季度末,公司现金等价物为3920万美元,持续亏损所导致的现金流情况并不乐观。


对于连续的亏损,信而富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征宇曾表示:“这个行业可以盈利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前端一次性借款的时候,要求客户支付了相当可观的服务费用。“我们没有要求客户这么做。这种区别使得我们可以面对大量的客户,也使得公司出现了所谓‘战略性亏损’。”但信而富上市以来从未盈利,战略性亏损是否还能自圆其说,从股价来看,投资人并不买账。


信而富是中国老牌网贷平台,2005年7月份成立,当年完成A轮融资,2007年完成B轮融资,2010年开始涉足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2015年完成C轮融资。2017年4月,信而富成为仅次于宜人贷之后第二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网贷平台,发行价格仅为6美元,融资规模也一再缩减。

在IPO当日,这家创业18年却尚未盈利的公司市值便被腰斩超过一半,信而富时任CFO沈筠卿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家餐厅里,当着众人的面大哭了一场,信而富CEO王征宇也对这样的结果难以接受,采访时直言“被资本市场收割”。

奥纬咨询:中国信用资产发行量2022年预计将达到80万亿,信用科技占比54%

4月17日,奥纬咨询与中证信用联合发布的《中国信用科技市场报告》指出,“信用科技”作为金融科技范畴下一个高度专精的领域,信用市场下的三层细分市场——信用资产、信用服务以及信用 IT ,将在未来五年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传统的信贷市场结构要求借贷企业拥有可靠的财务资质或庞大的资产规模以通过贷款审批。如今,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传统的做法越来越不利于中小企业灵活应对变化的业务需求。”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及报告作者盛海诺表示,“由于中国的风险定价并未完全成熟,对于现有的风险定价体系的信赖度不高,大多数资金方会要求资产方进行增信,特别是在消费金融资产领域,增信需求尤其明显。”


普遍来看,对资产增信方式主要包括了外部增信和内部增信方式。外部增信方式包括了保险、担保、信用增强公司等方式,内部增信主要是通过对资产的交易结构的设计,通过优先劣后进行风险分级从而增信。


目前,外部增信是更普遍的方式,增信效果更刚性、更能缓释资金方的考虑;内部增信则多适用于消费金融平台本身背景较好,与资金端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且对资产端有长期把握的情况。


《报告》指出,中国科技信用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五年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具体来看,在信用资产市场方面,中国信用资产发行量预计将从 2018 年的 57 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 2022 年的 80 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信用科技的占比将达到 54%。信用资产交易市场预计将从 2018 年的 136 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 2022 年的 239 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高达 183 万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量将由信用科技驱动。


信用服务市场方面,信用服务总收入将从2018年的3,677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2年的10,340亿元人民币,其中信用科技的创收预计在2022年可达4,31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42%。


信用IT市场方面,作为信用市场结构中的基石,信用IT企业开发的信用系统助力信用服务商提高经营效率及服务质量,信用系统相关收入有望从2018年的93亿元人民币飙升至2022年的490亿元人民币。互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引领传统金融业的变革,尤其对信用服务商和信用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盛海诺表示:“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识别风险和更准确地对于风险进行一个评估,从而再进一步对风险进行定价方面有正向作用。例如,技术可以通过对高风险人群精准提高定价的方式,有效降低这些高风险客群的杠杆率,从而降低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概率。”

美威斯康辛州欲和富士康重谈合同,因岗位数难以兑现承诺

中国消费电子代工巨头富士康集团,投资100亿美元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设液晶面板工厂,这一项目围绕丰厚的地方政府补贴引发了持续的争议。


据外媒最新消息,美国威斯康星州州长托尼埃弗斯(Tony Evers)周三表示,他希望与富士康科技集团(Foxconn Technology Group)重新谈判该州的合同,因为这家中国台湾公司将不会按照最初的设想在威斯康星州创造1.3万个就业机会。


埃弗斯在他的办公室对记者说:“很明显,已经达成的协议不再起作用,所以我们将与富士康集团方面,当然还有威斯康星经济发展公司合作,以确定如何谈判一套新的协议。”


这位州长表示,现在就说他将寻求什么样的具体改革还为时过早。根据现有的协议,威斯康辛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可以向该富士康集团提供高达40亿美元的补贴资金,以便在当地的拉辛县建立一个大型液晶面板工厂,雇佣多达13000人。


他说:“我们所知道的是,目前的合同处理的是一种不再存在的情况,所以我们的目标是确保纳税人受到保护,环境标准得到保护。我们认为,我们需要研究一下这份合同,看看是否需要因此而缩减规模。”


威斯康辛州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斯科特菲茨杰拉德(Scott Fitzgerald)驳斥了埃弗斯的最新言论,称这些言论表明,这位民主党州长“从一开始就想削弱威斯康星州经济发展公司”。


“如果威斯康星州愿意背弃对富士康集团的承诺,在没有双方同意的情况下签订合同,那么威斯康星州可以向任何其他想在这里扩张的公司提供什么保证?”这位共和党参议员在一份声明中说。


富士康集团的液晶面板项目曾被前州长斯科特沃克(Scott Walker)和其他倡导者誉为具有重大变革意义,并被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称赞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过去一年,随着富士康集团改变其既定计划,该项目一直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首先是工厂工人和工程师比例的急剧变化。后来,富士康逐渐承认,它不会按照与威斯康辛州和地方政府签订的合同中指定内容,建造大规模的液晶面板十代线工厂,而是建造一个规模更小、成本更低的液晶六代线工厂。


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传出可能放弃在威斯康星州建造任何类型的工厂,这一消息促使特朗普总统与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Terry Gou)通了电话,随后该公司迅速公开承诺,表示将推进一家液晶面板六代线工厂的建设。


尽管出现了岗位数量的质疑,但是富士康集团继续表示,它将创造13000个威斯康星州的就业机会。


埃弗斯州长周三说,富士康集团之前承诺的创造就业岗位计划不会发生。


他说:“我认为,在这个时候,当他们正在缩小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时,这将是一个不现实的期望。因此,作为富士康员工的1.3万人,对我来说可能很难想象,但我想这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反应。”


他说,与过去相比,威斯康辛州官员对富士康的液晶项目的现状有了更好的了解。


埃弗斯说:“我认为,我们现在相对有信心,该项目最初的规模将会小得多,似乎每个人都同意这一点。”


与富士康集团的协议是在共和党州长斯科特沃克(Scott Walker)的领导下达成的。去年11月,民主党人埃弗斯击败了沃克,成功当选新州长。


埃弗斯在竞选期间对富士康集团的这笔交易持批评态度,但在他执政的最初几周,埃弗斯表示,他将遵守该协议,因为政府已与富士康达成了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现有的合同对富士康集团提供了高达30亿美元的补贴和奖励。其中绝大多数补贴——高达28.5亿美元——将来自富士康创造就业机会,并在拉辛县芒特普莱森特山的综合设施上投入资金。


迄今为止,富士康没有获得任何就业机会或投资补贴,只有在公司达到合同规定的目标后,地方政府才会发放这些补贴。据报道,富士康集团未达到2018年所需的最低就业岗位数。


高达28.5亿美元的就业机会创造和投资激励以“可退还”税收抵免额度的形式出现。这意味着,无论富士康是否欠州税,它都会收到这笔款项。威斯康星州几乎免除了所有制造业利润的税收,因此很可能是以现金支付富士康。


如果富士康未能创造就业和投资,根据实际表现发放补贴的条款为威斯康辛州的纳税人提供了保护,但如果富士康兑现承诺,该公司将获得丰厚的补贴和优惠。


根据政府与企业的激励协议,企业通常由纳税人支付7%的员工工资,但是此次富士康集团将获得17%的工资补贴。富士康也将获得15%的资本投资回报,而不是通常的10%。


与此同时,拉辛县和芒特普莱森特村一直在预先花钱购买土地,并为富士康拟建的工厂所在地提供供水等基础设施。这是预期9亿多美元地方开支中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一个占地约1200英亩的制造业综合体做好准备,并在附近1600英亩的土地上进行相关的开发。


如果这个项目的规模大大缩小,这9亿美元中的一部分——其中包括用于加强警察和消防服务的资金,以及高达1亿美元的对富士康本身的直接激励付款——很可能不会被花掉。


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已通过三次独立的债券发行筹集了3.5亿美元。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InvestorsService)去年9月因借款而降低了芒特普莱森的信用评级。今年1月,在富士康集团披露将不会实现2018年的招聘目标后,穆迪(Moody‘s)发布了一份警告声明。


富士康集团在与芒特普莱森和拉辛县的合同中保证,其项目区将产生新的税收收入,官员们表示,这些税收将足以支付当地的支出。然而,与威斯康辛州州政府的现收现付安排不同的是,如果开发项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地方政府将不得不在事后强制执行合同条款。

Uber千亿美元估值稳了?无人驾驶业务有望获软银等投资10亿美元

启动IPO路演之前,Uber传出无人驾驶业务有望获软银等机构大笔投资的好消息。


Uber接近与软银、丰田汽车和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Denso达成协议,旗下无人驾驶业务将获得合计10亿美元的投资,该业务的估值由此达到72.5亿美元。


知情者称,可能未来几天内公布达成上述协议,但也可能谈判破裂。Uber渴望达成交易,以此提升无人驾驶业务的估值和增长前景。


若上述属实,Uber果真达成协议,其无人驾驶业务的估值将有望占公司总估值的70%以上。上周四Uber发布了招股说明书,多家媒体称,Uber预计IPO融资100亿美元,估值在900-1000亿美元之间。


Dealogic数据显示,若Uber估值为1000亿美元,将创造自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以来的最大IPO,创下继阿里之后最高的公司上市时市值记录。阿里上市时市值为1690亿美元。


而且,Uber将在本月26日举行IPO路演。若Uber在路演前公布无人驾驶业务获得上述投资,无意有望提振投资者的兴趣。


无人驾驶业务柳暗花明


Uber的无人驾驶业务近几年发展可谓一波三折。


2016年8月,Uber以6.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Otto,自此开启无人驾驶卡车计划。收购完成后不久,Uber就被谷歌旗下无人驾驶公司Waymo指控窃取商业机密,去年2月才达成和解。


去年3月,Uber的无人驾驶汽车在亚利桑那州坦佩市撞死行人,5月路透称Uber终止在该州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近300名员工被裁,主要是试驾员,7月Uber宣布裁掉在旧金山和匹兹堡的全部约100名试驾员,还传出关闭无人驾驶卡车计划的消息。


去年8月末,丰田宣布向Uber投资5亿美元,加速发展无人驾驶业务,双方将共同研发无人驾驶汽车。丰田投资后,Uber的估值重回700亿美元上方,达到720亿美元。


Uber千亿身家存疑


不过,在Uber正式递交招股书后,其千亿美元的估值已经面临质疑。


招股书内容显示,截至2018年底,Uber已经实现了15亿次行程,月活用户增至9100万,司机数目高达390万。但是2016年以来的三年里,Uber运营亏损超过100亿美元。


Uber在招股书中坦承,“在增长速度放缓的同时,2009年就成立的Uber从来没有盈利过,同时又受到公司丑闻和同行业竞争激烈的负面影响。


这份招股书凸显了Uber距离实现盈利有多漫长。预计在可见的未来运营支出会显著增加,可能不会实现盈利。


而且,交通行业咨询师Hubert Horan指出,去年Uber报告近10亿美元净利润,很可能虚报了50亿美元利润,实际净亏损逾40亿美元。因为去年为净盈利作出主要贡献的,正是Uber放弃部分中国、俄罗斯、东南亚地区业务所带来的收益。


另外,Uber的劲敌Lyft上市后的不佳表现也影响了Uber的IPO进展。


Lyft在上市后次日即大跌12%,反弹后上上周再度大跌近20%。媒体上上周称,有鉴于此,Uber也下调公司估值至900-1000亿美元。此前IPO主承销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曾表示,Uber的IPO估值可能高达1200亿美元。

从新三板摘牌,保利物业也要赴港IPO了

又一家头部房企要带着物业板块赴港上市了。


央企保利发展4月16日公告宣布,公司董事会表决通过了保利物业到境外上市的议案。稍早前,保利物业已经于4月11日在国内新三板正式摘牌。


公告透露,保利物业的上市地点为香港联交所主板,发行的具体上市时间将根据境外资本市场状况、审批进展及其他情况决定,发行规模为不少于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5%。发行价格将以簿记建档方式,由保利物业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和承销商共同协商确定。


保利物业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收购兼并物业管理公司或者专业化服务公司;提升增值 服务业务和多元化服务业务;升级信息化和智能化平台;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根据公司发布的半年报,截至2018年上半年,保利物业在管面积13008万平方米,合同面积21946 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39.95%和66.18%,保持了2016年以来的高增长 趋势,合同面积首次突破 2 亿平方米新高度。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1.64亿元、净资产5.26亿元。


界面新闻注意到,近年来保利物业也在积极调整市场拓展思路,聚焦学校、政府等收费率和利润率较高业态,依托项目全委、股权合作、收购并购等多种方式获取市场份额。


2018年6月,保利物业与天创物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全国化的校园物业管理平台;同期公司与天凝镇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开启“政府+企业”共建共治的新模式,成为行业内首个涉足乡镇公共治理、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物业服务企业。


同时,保利发展在商业物业的拓展和运营方面也取得进步。截至2018年末,这家公司商业板块运营的项目已达到65个,管理面积为266万平方米。另外通过轻资产模式也实现了品牌及管理输出,外拓的购物中心达到10个,酒店4个。


保利物业并不是第一个从新三板后摘牌又转投港股怀抱的物业公司。事实上,不少物业公司都将新三板当做上市的一块跳板,在新三板挂牌一段时间后选择摘牌,转战港股或者A股IPO。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网站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新三板在挂牌物业服务公司有56家,当年有14家选择摘牌。


众所周知,新三板流动性较弱、融资能力微乎其微。而从过去物业公司冲击IPO的经历来看,普遍存在业绩规模较小、关联交易占比高、上市公司分拆、独立性等问题,A股独立上市难度着实不小。因此赴港IPO即成为理想的资本化手段。


2018年以来,已经有多家龙头房企的物业部分完成在港上市,包括雅居乐旗下雅生活、碧桂园旗下碧桂园服务、新城旗下新城悦、佳兆业旗下佳兆业物业、旭辉旗下永升生活以及奥园旗下奥园健康等。


其中又以永升生活对保利物业最有参考意义。这家物业服务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不足一年后,在2018年3月选择终止挂牌,并于当年8月向港交所提交聆讯材料,最终赶在2018年的尾巴上成功上市。


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永升生活在管物业面积为4020万平方米,仅为保利物业的三分之一。但其市盈率已有约45倍,充分反应了资本市场对于龙头房企物业股的认可。


有诸多同行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保利物业的港股之路预计也不会有太多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