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戈恩出逃事件被做成游戏“戈恩不见了”,游戏发行方称剧情纯属虚构

1月10日,据日媒报道,戈恩事件发生后,一款名为“戈恩不见了(Ghone is gone)”的游戏在Steam平台上开启预售,发行日期为1月23日


《戈恩不见了》游戏主人公名为洛斯卡·戈恩,其原型或为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前董事卡洛斯·戈恩。该游戏支持英语、日语、法语、中文等29种语言,开发和发行商为“芥末寿司工作室”(WasabiSushiStudio)。


据Steam平台上发布的游戏介绍,该游戏主人公是著名车企Nisson的前董事长,在敌人的7×24小时监视下,试图用各种办法逃离,角色可以扔“现金”袭击路上的敌人,还可以藏身黑色箱子内进行防御。而洛斯卡·戈恩的最终目的地是机场,在那里他将搭飞机前往黎巴嫩。


游戏开始时,洛斯卡·戈恩拥有相当于生命值和魔法值的26亿美元现金。玩家需要操作游戏角色通过一系列狭窄通道,通道会不断有敌人接近并阻碍游戏角色前行。玩家如果把所有现金用完还未能抵达机场并出逃至NonLeva国家,游戏就会结束,游戏主人公洛斯卡·戈恩重新被抓捕到监狱里度过余生。


据悉,《戈恩不见了》整个游戏的时间大约为40分钟,游戏得分高低取决于玩家逃出国家使用的金钱数量。此外,重新交保释金能使游戏玩家的得分提高1.5倍。


游戏发行方在说明中称,该游戏纯属虚构,与真实中的人、国家、职业和机构无关,如跟实际事件有相似之处,纯属巧合。据彭博社,该游戏一经发布就迅速风靡了日本Twitter等社交平台。

CES的“隐藏”主角:科技巨头绕不开的用户隐私

CES 2020已经举办了三天,第一个小高潮却是由没有发布任何硬件产品的苹果掀起的。美东时间1月7日那天,该公司的全球隐私事务高级主管出席了一场主题为“消费者想要什么?”圆桌会议。


这场会议并没有得出什么明确的结论,但昭示了作为可能牵涉全球数亿用户隐私的科技巨头,苹果在消费者隐私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


事实上,用户隐私信息是整个科技行业在发展中需要平衡的问题,在CES 2020上,其他科技公司也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谷歌

当地时间周二,谷歌在CES上宣布Google Assistant(谷歌旗下语音助手)增加了两项新的语音指令,以帮助用户在更多场景下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被外泄。


据外媒报道,如果用户无意中启动了Google Assistant,那么可以对它说明:“嘿谷歌,刚刚那不是对你说的。”由此可以使自己的语音内容不被记录。当然,用户也可以直接通过语音指令删除已经留存的语音数据,例如对它说“请删除本周我对你说过的话”。


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提问“你在保存我的语音数据吗”等问题,来了解Google Assistant的内置隐私选项和设置,从而改变其数据处理习惯。


2019年7月,美国政治网站The Hi通过谷歌搜索团队产品经理大卫蒙西斯证实,有谷歌员工与第三方合作通过Google Assistant收集用户谈话信息,超过1000份录音被泄露。


尽管这些录音被称仅用作开发语音识别系统,但该事件仍然招致了大量质疑,而类似的事件发生了不止一次。后来,谷歌对此道歉,称没有达到用户理解下数据使用的高标准,承诺给予用户更多控制权,尤其在语音数据存储方面留出更大的选择空间。


亚马逊

尽管大多数人认识亚马逊时还是因为“购物”,但其实这家公司早就拥有了强大的科技属性,尤其是在智能家居领域。


本届CES上,亚马逊仍旧重点展示了Alexa所支持的设备,包括Home Chef、Busy Parent、Work-From-Home Employee、Entertainment Enthusiast四个系列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旗下的家庭安全及视频门铃Ring,宣布对公司产品进行更新,重点在于允许用户不让当地警方访问其视频录像。前段时间,Ring因为与执法部门的合作遭到用户批评,亚马逊硬件业务负责人David Limp在当时为Ring发表言论支持,称收购Ring是亚马逊最满意的收购决策之一,Ring团队会继续开发新的技术方法以满足用户信任。


但从消费者的部分反应来看,Ring发布的产品更新并没有起到十足的效果。据报道,有用户认为,Ring应当做出更切实的改变,例如明确禁止警方共享其视频,或是设置默认双向验证,而非将保护隐私责任的皮球踢到用户这一边。


Facebook

相较于硬件产品而言,Facebook的社交属性确实更重,但这并不妨碍它参与CES发声。


在苹果参与的那场圆桌会议上,Facebook副总裁兼首席隐私官艾琳·伊根(Erin Egan)也出席了。在当时的话题讨论中,伊根表示,尽管Facebook拥有不同于苹果的商业模式,提供的是另一种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对隐私的看重程度有大小之分,Facebook同样非常致力于保护用户隐私。


在Cambridge Analytica数据使用事件之后,Facebook似乎一时之间成为了用户隐私批评上的众矢之的。为了建立与用户之间长久的关系,Facebook有根本的动力去保护用户隐私不被侵犯,但碍于其利用消费者数据产生的巨大广告收入,这里很明显产生了一个难以打破的悖论。


不过,Facebook在言论和行动上的确有所推进。当地时间周一,该公司发布了隐私检查(Privacy Checkup)工具的最新版本。据悉,该检查工具能帮助用户清楚地知晓哪些人有权查看其分享的内容、其个人信息又是如何被使用的,并且教会用户提高账户安全性的方法。此前,该应用程序仅用于向用户展示其个人发帖、个人资料以及对接账户等功能。


科技公司愈发关注用户隐私是一个重要和明显的趋势。据环球网报道,研究公司eMarketer的首席分析师维多利亚·彼得罗夫(Victoria Petrock)表示,“隐私”将可能成为CES 2020的热门话题,因为消费者对其关注度有所提升。


她认为,科技公司正在试图证明他们认真对待隐私。“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科技公司将面临更严厉监管的风险。”彼得罗夫说,“因此他们宁愿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也不愿成为问题的一部分。”

为了让你刷抖音,竖屏电视出道了

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当道,我们需要一款怎样的电视?


三星给出了答案。1月6日,三星在美国拉斯维加斯CES举行电视产品发布会(Samsung TV First Look 2020),向全球观众介绍了一款名为“The Sero”的电视产品。作为继The Serif和The Frame后,三星旗下Lifestyle电视系列的又一款新品,The Sero主打的旋转屏功能让人印象深刻。


也就是说,除了可以像传统电视一样进行横向展示外,The Sero的屏幕还可以90度旋转,切换成纵向屏幕,使用户在浏览Snapchat、Instagram限时动态和TikTok(抖音)时得到更优化的体验。


从网友的反馈来看,还是有不少人表示非常期待,同样这种颇为创新的设计也引发了一部分网友的脑洞,比如这两位觉得这款电视非常眼熟:


@杨梦迪YY:我老妈以前有个这种可以旋转的翻盖手机。


@嘉啊:只要转的够快,我就不用再买个风扇了。


还有人建议,如果能搭配像荣耀智慧屏一样的升降式摄像头,竖屏状态下的The Sero就完美了:


@有虎牙的帅帅:希望带个电动伸出摄像头…还可以当镜子,最好配一套智能换衣服的功能...每天照照镜子就知道穿哪套出门好看(狗头)。



三星并不是唯一想到可以把电视屏幕做成纵向模式的公司。


早在2018年5月,微软推出的Surface系列产品之一Surface Hub 2就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加入了竖屏的版本,不过与The Sero面向千禧一代的娱乐属性不同,Surface Hub 2从一开始就是针对企业办公推出的产品,旨在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因而还加入了触控等功能,并可配合滚轮立架方便使用。


▲Surface Hub 2

在国内,也有硬件公司在尝试践行竖屏电视的创意。2019年8月,TCL发布了XESS智屏电视,主打的“灵犀双屏”功能和The Sero类似,也可使电视在横屏和竖屏之间切换,并且同样是针对娱乐场景。此外XESS智屏还加入了AI可升降摄像头、语音助手等功能。


▲TCL·XESS智屏

尽管如此,竖屏电视在全球范围内都仍是一个相当前卫的事物。


这些公司这样做的原因并不难理解,一方面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冲击下,传统电视行业正不可避免地陷入低迷,互联网电视慢慢成为未来的方向,但尚未出现一款真正足够有颠覆意义的产品;另一方面,很多公司也看到了短视频的爆发性增长趋势,因而纷纷尝试从上游改变电视产品的形态,换新自身血液的同时寻找制定行业标准的可能。


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智能手机+短视频”的确深刻塑造了影像的呈现方式,它让竖屏的观看方式成为主流。在国内,这种趋势最早出现在直播中,又被快手、抖音等等的短视频平台加速催化,后来我们甚至看到这种趋势出现在了质量更高的视频内容中——开始有vlogger拍起了精心创作的竖屏vlog,爱奇艺这样的主流平台也制作了《生活对我下手了》这样的竖屏网剧。



以上事实其实也呈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逻辑:硬件设备(手机)决定了人们的观看方式,观看方式又反过来开始在影响硬件的形态。


不过,这种影响是否成立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就三星刚面向全球发布的The Sero而言,仍然有太多值得深究的问题。


一个根源性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真的有在电视上观看短视频的需求。这就涉及到竖屏短视频(注:如无特指,本文短视频均指竖屏短视频)本身的特点,首先是其可承载的信息非常有限,就人的观影习惯来说,传统的横屏视频其实更能满足人的欣赏需求,因为它更适合表现复杂的场景和人物关系,但竖屏内容人物关系简单,更适合拍摄直播式、生活化的镜头。


其次是短视频的时长一般都很短,内容如果做得不够好,超过10分钟就已经可能使观众丧失兴趣,而且人们选择观看短视频的时间也十分碎片化(想想经常能在地铁上听到旁边有人刷抖音)。


此外短视频普遍还有分辨率低的问题。绝大部分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在拍摄时可能设备条件都很有限,纵然The Sero拥有4K显示屏,但在呈现短视频内容时不免有点大材小用之感。


▲TheSero

可承载信息有限、时长短、分辨率低,所有这些短视频的特点都决定了竖屏电视很可能因为没有足够的内容支撑,而让用户很难有长时间的沉浸式使用体验,除非是观看一些对用户有持续吸引力的直播内容(或许李佳琦是一例)。并且The Sero不像微软的Surface Hub 2具有强工具属性,以及更实用和明确的使用场景,就当前的信息来看三星也没有释放更多内容合作的信息,因而The Sero打开频率如何还是个问号。


这些或许也是为什么三星给自己留了条后路,没有把The Sero做成完全竖屏的电视。但抛开短视频究竟适不适合竖屏电视播放不说,The Sero这款产品本身仍然存在不少硬伤。


比如它43寸的屏幕其实并不算大,可能无法适用于面积更大的室内环境;目前它也并没有配套滚轮,仅有一个固定支架,无法随意移动;另外The Sero的手机感应旋转功能只适用于三星自家的Galaxy手机……


更重要的是,The Sero的售价也不便宜。2019年5月起The Sero曾在韩国本土小范围售卖,定价为18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302 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TCL·XESS智屏在中国的定价——43英寸型号售价仅为3999元,55英寸型号也只有4,999元。事实上,The Sero在韩国的销量也并不理想。


网友@1徐大仙1预测The Sero“在中国肯定卖不动,中国人需要三样东西:彩色、大、便宜”。据了解,The Sero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登陆欧洲和北美市场。


不过话又说回来,电视也的确有一个手机不具备的优势:它是可以和亲人好友同步分享快乐的一种载体。手机的出现慢慢让每个人都变成一座孤岛,大家逐渐少了面对面相聚的时光。这有点像流媒体时代享受音乐的方式,曾听一个朋友说,他很怀念过去挤在唱片店大家一起淘碟的感觉。

苹果申请最新专利:没有信号也可以求救,同时开启超长待机

当地时间1月9日,据外媒Apple Insider报道,苹果申请了一项新的技术专利,如果该技术成为通用标准,那么即便用户达到未有信号覆盖的偏远地区,也有可能在必要时刻发送紧急求救信号。


就目前而言,涉及情况大概有三种。首先,如果该地只是没有蜂窝网络信号覆盖,那么此时iPhone可以利用所在区域的广播通道基站发出求救信号;而在没有基站的情况下,iPhone可以主动连接无线网络进行紧急插播;在更极端的环境中,即该地界没有基站也没有其他无线网络的前提下,iPhone可使用离网无线电服务(OGRS)完成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信以请求救援。


与此同时,美国专利商标局官网在1月9日公布了一项苹果公司的专利,或许暗示了上述专利的可行性。


据查阅,该项编号20200015169的专利被称为“增强型紧急信标发送程序”,该技术将要在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应指iPhone等终端)中实现一种紧急省电模式(emergency power save mode/EPSM)。


在EPSM模式开启后,iPhone可通过关闭显示屏等方法开始降低电量消耗,并通过自身的硬件按钮来发送紧急求救信号,例如拨动音量控制键,而iPhone可以靠音响或震动来对紧急求救信号进行反馈。


也就是说,如果两项技术都成功运用到苹果的硬件产品上,用户在未来即便发现自己处于无信号的环境,也可以使iPhone成为一台可以发射求救信号的小型设备。而且,在紧急省电模式下,iPhone会尽可能撑到求救者得到救援为止,再次提升了获救成功几率。


不过苹果也在专利阐释中提醒,在电量较为充足的情况下,不必过早开启EPSM,毕竟在此模式下设备除了发送射频信号几乎什么也做不了。


苹果此举或许是考虑到许多用户会携带iPhone、iPad等硬件设备远足、郊游,一旦遭遇迷路等险情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


尽管许多用户反应希望永远也用不上这样的功能,但对于小部分人来说,它或许真的会在某个时刻带来奇迹。

GSMA报告:全球近75%的手机在中国生产,中国用户也更愿意购买5G手机

当地时间1月9日,在CES 2020举办的第三天,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发布了一份5G相关报告《设备的未来》,显示了中国市场在智能手机行业中愈发重要的地位。


据数字中国,该报告显示了一份5G消费意向的调查结果:有近46%的中国受访者计划尽快购买5G手机,而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主要市场,这个数字仅为30%上下,其中美国为28%,意大利则为23%。这表明中国消费者在思想改变的速度上更为领先。


该报告是基于GSMA Intelligence在2019年6月进行的《2019年消费者洞察调查》,该调查面向36个主要市场的超过3.8万名受访者。


此外,据参考消息,该报告显示全球当前有近75%的手机于中国生产,并且有近30%的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销售。


GSMA信息组织研究主管蒂姆·哈特认为,即便排除人口因素,中国对于设备消费的影响力依然很庞大。并且,苹果等外企从规模经济效应的考虑出发,将供应链部分或完全地放置于中国,后者的制造商们也从中受益颇多。


GSMA Intelligence的研究认为,智能手机将在新的十年中继续主导消费级电子设备,但是5G的到来并不能保证升级设备销量的激增。


设备的生态对于塑造5G的商用轨迹至关重要,但是不同市场的消费者不会以相同的方式看待5G升级。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将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以充分利用5G机会。


而鉴于中国的人口规模,更强大的消费意愿或许也会带给这片市场更快的5G技术落地速度。

80亿美元收购落幕,欧洲Takeaway变身全球最大外卖巨头之一

全球餐饮外卖市场的风生水起也带动了这一领域的收购兼并,服务商希望通过并购做大实力、阻击Uber外卖等强势对手。


据外媒最新消息,欧洲两大餐饮外卖巨头通过收购完成合并,荷兰外卖公司Takeaway.com赢得了对英国外卖公司Just Eat的竞购战,随着这一价值62亿英镑(80亿美元)收购案的最终敲定,外媒称将催生一家全世界最大的餐饮外卖公司之一。


据国外媒体报道,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荷兰的Takeaway还是英国Just Eat,之前业务都已经覆盖了欧洲乃至全球其他地区的一些城市,在两家公司业务合并之后,餐饮外卖服务将覆盖全世界23个国家地区,因此将是一家全球性的外卖公司。


周五,Takeaway表示,80.4%的Just Eat股东同意其收购要约,超过了无条件要约所需的50%的门槛。这次收购将全部以股票方式进行(即换股并购)。


“我很激动,”Takeaway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格罗恩(Jitse Groen)在一份声明中说,“Just Eat Takeaway.com是一个梦想的组合,我非常期待在未来的许多年里领导这家新公司。”


根据周五的最终收盘价格,Takeaway的每股收购报价相当于906便士,这超过了科技投资巨头普罗苏斯(Prosus)800便士的现金收购报价。


普罗苏斯首席执行官鲍勃·范·迪克(Bob van Dijk)在一份声明中感谢了Just Eat的董事会,并表示,为了让Just Eat未来更具竞争力,考虑到以后所需要的投资,他的公司的最终报价是合理的。


他表示:“我们一直明确表示,在如何分配资本和我们将提供的收购价格方面,我们将保持自律。”


合并后的公司将由Takeaway公司首席执行官格罗恩领导,总部设在阿姆斯特丹,在伦敦股市上市,新公司的23家子公司主要在欧洲,但也覆盖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


Takeaway表示,合并后新公司的餐饮外卖订单价值将超过多家竞争对手,包括美国的GrubHub、欧洲“外卖英雄公司”、Uber外卖业务,不过在全球外卖市场来看,中国的美团公司目前雄踞第一名。


有待完成的工作

在结束一场精彩刺激的收购战的同时,Takeaway公司的胜利开始了整合Just Eat公司的艰难任务。


作为未来挑战的一个例子,Takeaway表示,合并后的新公司2018年销售额达到12.1亿欧元,亏损4300万欧元,不过这两家公司在2019年都实现了强劲的销售增长。


Takeaway表示,通过在其平台上集中外卖订单、统一品牌和改进采购,合并后的公司每年将节省约2000万欧元的成本。


此次竞购Just Eat失败的普罗苏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了一些餐饮外卖公司,比如总部位于德国的外卖英雄公司。这些投资可作为该公司竞购失败的某种“安慰”。


作为合并计划的一部分,Takeaway公司表示,它可能出售其在拉丁美洲最大的餐饮外卖公司iFood 33%的股份,包括其业务最强劲的巴西子公司。需要指出的是,此次竞购失败的普罗苏斯控制着iFood公司。


激烈竞购

收购Just Eat的竞争始于去年8月份,当时Takeaway达成了一项管理层支持的交易,将给予Takeaway在合并后公司48%的股份。


去年10月,随着普罗苏斯公司提供竞争性报价,Takeaway公司改进了收购方案,以获得被收购公司的支持。普罗苏斯公司先后三次修改了收购方案和报价,但是遭到了Just Eat公司的拒绝,认为吸引力不够。


在竞购过程中,普罗苏斯认为Takeaway低估了未来需要对Just Eat做出的投资,只有注入投资才能抵御Uber外卖等竞争对手。


Takeaway公司的格罗恩回应称,餐饮外卖是一项低利润业务,他的重点是成为主导的订购平台。


这场收购争夺在去年12月19日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普罗苏斯提出了最终报价,几分钟后Takeaway公司以更高的报价回应,将合并后公司归自己股东所有的份额削减至42.5%。


Takeaway必须继续证明它在德国和荷兰获得成功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了快速的销售增长和利润提升,最终将为集团带来持久的盈利能力。


欧洲是互联网发达市场,据报道,欧洲外卖市场也出现了激烈的争夺,覆盖全球的Uber外卖业务正在欧洲城市加速扩张,另外英国外卖公司Deliveroo近些年快速开拓市场,不久前从亚马逊公司获得了数亿美元的投资,考虑到亚马逊在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的主导性优势,这次投资交易已经引发了英国政府反垄断机构的调查。

网易邮箱加速商业化,尝试引入第三方广告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