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无人机新用途:配备热成像传感器后可为居民测体温

自疫情扩散以来,无人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从无人机喊话宣传疫情防治,到使用无人机进行区域性喷洒消毒,无人机的用途正在从大众认知中的旅行视频拍摄,走向更加多样的生活应用场景。


1月底,江西省宜春市的社区干部就又发掘出了无人机的一种新用法——入户测温。


据新华社报道,这种用“科技解放生产力”的方式由张家山先锋片区党员易金禹率先提出。


易金禹平时喜欢研究无人机、3D打印、数据可视化等各方面应用,熟练掌握无人机实用技术,并购买了一台配备红外线热成像技术的无人机。


据了解,该无人机为大疆的行业版系列,集成了热成像传感器,具备30分钟左右的飞行时间,在高精度模式下能够测量-10℃至140°C温度范围,可以直接以红外模式进行显示。


易金禹称,经过和额温枪和耳温枪的对比发现,在有效测距三米之内,该无人机的精度在5%左右,如果测量的距离能够在一米之内的话,那么这个测量精度就可以缩小到1%,完全能够满足其摸排需求。


不仅如此,他还表示,通过使用无人机上户及喊话宣传,不光能够增强摸排的效率、加快摸排进度,更能有效打消居民的顾虑,同时保护好基层工作人员,降低二次感染的概率。


而在易金禹的做法被媒体宣传后,目前,多省市的社区都开始了类似的无人机测温工作。


2月2日,杭州下城区石桥街道就第一次采用无人机进行公共环境的体温筛查。据石桥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无人机自带红外感应摄像头,支持点测温和区域测温,能筛查出一定的体温区间,帮助社区公园初步筛查体温。


具体而言,当无人机在人群上空飞过时,防控人员就能在电脑上看到这一片区域里的人体热成像图。一旦发现有人体温过高,就会派工作人员跟踪,及时了解对方近期是否出入过重点疫区。如果有,便通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确认;如果没有,建议对方做好防护后,就近到开设发热门诊的医院就诊。针对首次居家医学观察的人员,街道将安排社区、卫生院及派出所三方联合上门。



没需求、没工人,消费电子行业蛰伏等待转机

这是余芳从未经历过的艰难时刻。


“(疫情)影响太大。这一个多月,线下销售下滑了80%-90%,渠道将近10万台机器压在仓库。”经营着华为、荣耀、魅族、努比亚等品牌的一级经销商负责人余芳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疫情阴影之下,手机线下渠道几乎全线瘫痪,货品积压,现金流无法周转。按照余芳的说法,就像一根崩得紧的不能再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而在消费端,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大疆创新公关总监谢阗地说:“大疆80%商品的销售发生在线下。至少今年一季度,大家都不逛商场了。另外,大疆无人机是视频制作工具,主要用于影视、旅游、户外等场景,现在大家不出门,需求自然减少了。”


深圳华强北的销售情况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消费电子行业的晴雨表,但过去一个月以来,这条以往热闹无比的大街空无一人。“华强北开市时间一再延期,目前延期至18号,但我已经对今年都不报希望了。”一名华强北手机渠道商说道。


按照IDC的预计,一至二月的国内手机整体市场,将面临同比约40%的大幅下滑。整个一季度,国内市场预计遭遇30%以上的同比下滑幅度。


同样陷入困境的,还有消费电子产品的供应链。


“由于不能复工,目前预计全年产值损失2亿元至3个亿,客户很可能砍单。”一家为小米、华为等品牌供应耳机配件的公司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预计一季度销售额下降幅度达30%多。


创维集团也对界面新闻说,现在供应商产能、人员到位承压,生产计划受阻,无法按期达成,海外订单面临延迟或取消风险。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预测,受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iPhone出货量将下调3600万-4000万部。一名富士康河南iPhone生产线上的员工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工厂需要政府的验收,卫生条件合格才能开工。


一面是消费动力快速衰退,另一面是工厂产能无法及时复苏。“一头一尾”的双向夹击,让眼下的消费电子行业哀鸿遍野。


被迫延迟发布的新机


按照许多厂商的规划,2020年本应是消费电子销售的“大年”,他们都寄希望于在5G的带动下掀起新的换机潮。


但疫情发生之后,库存、物流、员工、消费需求,各种不稳定因素弥漫在整个产业周围,所有一切被迫向后推。


即便是远在西班牙的MWC(巴塞罗那电子展)也不能幸免——原本定于2月24日开展,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不少厂商的参与欲望减退。


vivo方面对界面新闻说,其已全面退出今年的MWC,并延期发布新品Apex系列。除此之外,英伟达、爱立信、中兴通讯、LG 、亚马逊相继退出MWC 2020,三星则宣布缩减规模。


为此,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于西班牙当地时间周三正式宣布,由于新冠肺炎病毒的影响及已有许多公司陆续退展,正式取消即将在巴塞罗那举行的2020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IDC认为,二至三月,正是众多国内厂商旗舰产品发布以及量产前的最终测验阶段,也是上半年内计划发布产品的调试阶段。而随着上半年产品计划的变化,中期甚至远期的产品规划或许也将需要调整。


“厂商希望快点出新机,但前提是把库存先卖完。”上述渠道商负责人余芳说。


消化库存的办法并不多,其中之一是转移到线上销售。IDC预计,短期内,拥有购机需求的消费者将不得不选择在线上渠道购机,线上渠道占比将在2020年一季度以及上半年显著提升。


除了销售渠道重心的改变,以往有近千百人参加的手机新品发布会也不得不改变形式。小米公司雷军在近日宣布,小米10新品发布会将采用“纯线上直播”的方式。vivo另一款在2月13日发布的新品iQOO,也延后到2月25日在线上发布。荣耀方面也表示,原定3月之前的发布会都会转向线上,旗舰产品发布会延期举行,具体要看疫情防控进展。


余芳也在想办法让零售商们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但从现在的趋势来看,效果并不明显。一方面是学习流程比较长,需要指导习惯线下销售的零售商熟悉线上操作。其次,销售方法的掌握和技术搭建也需要时间。


“我们现在发动所有零售店做微商,但线上增了一成,线下掉了八成,总体还是亏。”


余芳预测,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厂商调价可能会成为一项举措。但由于调价对许多瞄准中高端定位的品牌伤害较大,各大厂商还需要平衡调价的力度和时间节点。


2个月的生死期限


供应链公司的生死期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模大小。


按照手机产业的生产规律,许多现金流相对较好的公司在会提早3-6个月进行原材料的备货,供应商会根据预测情况储备产能并做长周期的材料准备。


换句话说,对于大型供应链公司来说,疫情下的影响需要再过段时间才能得知。对于自动化程度高、已海外布局、一季度产能利用率不高、研发驱动型为主的四类企业受疫情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下滑的影响可能会在未来2、3个月(显现)。”手机面板供应方TCL科技的董秘廖骞对界面新闻记者说,这两个月库存充足。


京东方回复给界面新闻的说法也类似:因为一季度本来就是淡季,供应链方本来就是有库存的,现在的库存能够满足生产,但疫情对往后的影响现在很难说清楚。


对于中小型的供应链,以及高度依赖人工组装的公司来说,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诸多接受采访的公司都在表达一个悲观地预测:顶多能撑1-2个月。


“我们订单增加,但没有增员,反而要减员。”上述耳机配件生产商说,TWS类无线耳机在去年实现了爆发,今年订单数激增,但产能问题会让公司遭遇极大的损失。


员工不能及时复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会导致部分订单流失,企业复工后新招员工需要培训及适应工作,由此造成产品不良率上升,产能和质量恢复压力巨大。


创维集团说,不利因素不仅仅是复工,还有很多方面。比如为确保满足消费者购买需求,企业高价租车紧急送货,物流成本急剧增加;上游企业延迟复工、部分口岸关闭影响核心部件进口效率等等。


但在疫情结束之前,复工不是万全之策,还可能导致风险。一位手机金属外壳供应商说,即使2月10号复工,他们也没有选择让员工全部到位,因为一旦疫情无法控制,后果会更严重。


“如果工厂因为撑不住复工,导致的疫情无法控制,结果可能是永远无工可开了”。


转折在3月?


所有人都希望压在头顶的“乌云”能在3月之后散去。尽管现在依旧疫情何时出现转折依然不明确,但似乎每家公司都在为下一个季度做足准备。


首先是产能上,接受采访的国内大型公司都表示,似乎并不认为疫情会带来长期的麻烦。


OPPO的说法是,疫情虽然造成影响,但位于包括印度尼西亚、印度、阿尔及利亚、孟加拉的智能制造中心,能够有效支持全球生产制造。


TCL的廖骞则表示,就当下的情况来看,面板生产的前道和中道的制程因为自动化程度高,基本都是满产的。


手机摄像头模组供应商欧菲光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南昌和广州两个生产基地保留了完备的春节留厂加班人员。“疫情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我们认为大概会持续一至两个月,总体还是对未来有信心的。”


苹果无线充电圈供应商东山精密在天风证券的会议上则说,公司的生产弹性很大,可以支持三倍上下。


另一方面,本身有生产能力的工厂们也正在生产口罩,以求在安全卫生环境下复工。


富士康旗下的上市公司工业富联近日发表公告,预计2月底产能可达200万只/日。OPPO方面也表示,已经调派了一批技术人员和工人支援相关企业进行口罩生产,并且正在筹备自产口罩。


而在消费需求端,许多公司也表现出了乐观态度,认为2020年将是消费电子产品的大年。


“对电视产业来讲影响并不太大。2020年的春节来得比较早,本身1、2月就处在淡季,这次疫情对国内的零售在短期会有微小的影响,但对海外的影响偏弱。3、4、5月欧洲杯和奥运会即将到来,传统的出货期间是也是在第一季度末和第二季度。”廖骞表示。


在5G来临前夜,每家手机公司都蓄势待发,试图在第一时间抢下这块巨大的蛋糕。


“手机厂商也希望在3月或者4月能把1、2月落下的产能补回来,所以现在没有砍单的状态,甚至客户在确认产能是否能(保证)供给。”面板公司武汉天马方面表示。


东山精密的预测则更为乐观:“全年来看,(目前情况)只是产能和销售高峰后移。”


历经困难重重的2个月,消费电子行业依旧对未来信心满满,但是否能如人们所愿,还是要依据疫情的变化来定夺。


IDC预计,在三月内,如果疫情得到稳定控制,整体市场将会逐渐进入恢复期,只是仍难以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西贝称已与七八十家信贷机构沟通融资,外卖业务尚难支撑正常运转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对外叫苦现金流只够撑三个月,引发较大关注。不过,贾国龙目前可以先松一口气。伴随着金融贷款的火速到达以及外卖业务的营收增长,眼下的西贝获得了一定喘息时间。


2月10日,全国多地均开启了春节后的第一个复工日,在这一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西贝进行了采访。公司公关部门负责人表示,2月初至今,国内三十多家银行旗下的七八十家分行、支行信贷部门陆续主动找到西贝,沟通融资支持,部分西贝原有的融资合作银行还表示要为企业争取行内优惠政策,一起共渡难关。


而在经营层面,曾主要依靠堂食经营的西贝,现在开始以外卖业务为主。但这位负责人同样表示,光靠外卖是远远不够支撑企业正常发展的,其希望申请得到政府支持,希望从税费减免、制定相关补贴补助政策出发解决难处。


从撑不过三个月到银行争相支持融资


作为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是餐饮行业的一位创业老兵,在这次疫情之前,贾国龙也没能避免摔了不少跟头、交上不少学费。1999年,屡次碰壁的贾国龙再次把目光瞄向西北菜,西贝北京的第一家店——北京金翠宫莜面美食村开业。几年后,西贝莜面村的品牌也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记者梳理发现,2017年,西贝营业额达43亿元,彼时,西贝一度以7000万元的员工年终奖刷屏网络。2018,西贝新开门店110家,增长超过50%,营收突破了56亿,增长速度超30%。而根据南方都市报近期的报道,西贝当前的年营业额将近60亿元。


但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如此大规模的连锁餐饮企业也显得无能为力。西贝方面对记者表示,公司在全国59个城市拥有367家门店,但在春节期间,平均每天只开堂食的仅有5家门店,仅占全国总店数的1.4%,平均每天闭店223家,占全国总店数60.8%。


“餐饮业是个现金流行业,人员工资、房租、采购费这些都是固定支出,堂食是最大的现金流入。简单点说,不卖餐就没有收入且有一堆固定支出。” 西贝公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这样说道。


压力之下,贾国龙也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向媒体大吐苦水。按照他的回应,西贝账上的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报道随即在网络中刷屏,将餐饮企业当前困境摆在大众眼前。


随后,几日之间,西贝便得到了外界的支持。西贝方面表示,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得知企业的困境后,将西贝列入到第一批重点支持企业名单,报送人行营管部,通知并持续跟踪各家银行做好金融服务支持。


现在已有国内三十多家银行旗下的七八十家分行、支行信贷部门陆续主动找到西贝沟通融资支持,部分西贝原有的融资合作银行还表示要为企业争取行内优惠政策,一起共渡难关。其中,浦发银行北京分行最为快速高效地为西贝制定了综合授信和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双方经过四天不分昼夜的分析研究,于2月6日完成授信审批,2月7日完成了授信协议面签,并在当日下午将1.2亿元款项发放至西贝账户。


外卖不够支撑正常发展


来自各方的金融援助为西贝缓解了压力。但记者注意到,对于重资产运营的连锁餐饮品牌来说,数亿元的金融贷款对于维持企业长期的运营或许只是杯水车薪。


西贝方面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的经营成本结构上,原材料占32%、人工综合成本占33%、房租占8%、税收及其他费用8%、能源费用占4%、营销费用占4%、折旧摊销4%,剩下7%为机动损耗。全员一个月工资便高达1.56亿元,一个季度4-5亿元。


在这种背景下,西贝自身也不得不暂时改变经营策略,曾经“一座难求”的西贝现已转变为以外卖为主要经营方式。春节期间,西贝平均每天只开堂食的门店仅有5家,而开放外卖业务的的门店近150家。


而在外卖业务中,餐厅也制定了多项针对性消毒措施,例如严格把控外卖菜品卫生、打包盒卫生,对骑手等候区进行严格消毒,增加打包员洗手消毒次数,对菜品包装继续使用封签,要求骑手工作时务必佩戴口罩,为骑手测量体温等。


网络中多份西贝外卖的图片中显示,西贝的外卖包装上均附着了一张卡片,记录了餐食制作人、装餐员和骑手的姓名与体温信息,作为商品的安全溯源。


此外,盒马鲜生等电商平台与西贝展开了员工共享计划也缓解了西贝当前的人力成本。


可尽管外卖业务撑起了西贝当前的营收大梁,这却依然是其在疫情之下的不得已举措。


“光靠外卖是远远不够支撑企业的正常发展的,我们希望申请得到政府支持,希望从税费减免、制定相关补贴补助政策出发解决难处。”西贝相关人员回应记者称,而各级政府也都很给力。


近日,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若干措施》,很多政府部门也向西贝进行了主动问询。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将疫情影响期间应缴社会保险费征收期延长至7月底,对于企业来起到了很大的缓冲作用。


而在一次最新的采访中,曾拒不把西贝推向资本市场的贾国龙透露称,会重新评估西贝上市,有些事不能说得那么绝……


但对资本运作计划,西贝方面未向记者做具体回应。

奇瑞汽车筹划进入北美市场:注册全新品牌VANTSA,以星途为原型在当地散件组装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中国品牌也将更多的目光放在海外市场中。当地时间2月11日,美国HAAH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宣布与奇瑞汽车开展汽车业务合作。


HAAH表示,计划在美国注册并运营全新汽车品牌VANTSA,新品牌将率先以奇瑞集团旗下EXEED星途产品为原型车打造。在奇瑞技术团队的支持下,根据北美地区相关法规和市场需求进行适应性开发,并在HAAH美国工厂组装生产,未来主销美国和加拿大。


据海外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将以SKD模式(半散件组装)在HAAH的帮助下推出一款高端SUV,首款车型以星途TX/TXL为原型打造,并且计划于2021年底使用全新的VANTSA品牌进入北美市场。


美国HAAH发言人Chris Hosford表示,公司正在美国国内多州选址建厂,工厂预计将雇佣1000-1500名工人。目前,HAAH公司已经提交了VANTAS品牌LOGO。


对于正式进入北美市场时间等细节问题,奇瑞汽车在回应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细节将会在下周对外说明。”



据了解,HAAH汽车控股主要业务为发展非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销售及分销网点,目前该公司正在组建全新的汽车经销商网络系统,负责整个北美市场新产品销售、服务及汽车零配件等。


实际上,这并不是中国品牌首次选择与美国汽车经销商HAAH合作,早在2018年处众泰汽车便与HAAH签订合作协议。按照规划,双方将共同研发改进适合美国市场的车辆,首款SUV车型(众泰T600)将于2021年登入美国市场,届时经销商网络将达250余家。


而HAAH公司则承诺年销量将超万台并逐年递增,后续投放于美国市场的众泰汽车将涵盖SUV、轿车和新能源汽车。


此外,广汽传祺也曾在2018年初就表示希望在2019年底进军美国市场。并计划在洛杉矶和底特律建厂,以及在硅谷增设研发中心。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计划已经被推迟到今年年底。


虽然奇瑞汽车早在2014年就已经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市场,但整体来说,都不是全球汽车消费主要市场。对于此次被曝出将进入北美市场计划,业界对此呈谨慎态度。


对此,汽车行业分析师宋佰成表示,由于市场需求、贸易关税等问题,中国品牌一直难以进入北美市场。加之美国、加拿大汽车历史悠久,美系、日系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中国品牌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稍早前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美国市场是一块比较大的“蛋糕”,不过碍于市场较为成熟、关税、汇率等因素影响,中国品牌现阶段应审时度势。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奇瑞汽车累计完成销量74.5万辆。其中,星途全年销量为1.6万辆。

工信部修改新能源车企业准入规定,着重审核企业技术保障能力


2月10日,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当前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已经实施了2年半,与发改委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并称为“双资质”。



本次征求意见稿中作出了十项修改,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删除了之前对于准入企业“设计开发能力”要求的大部分内容,调整为对“技术保障能力”的要求,这意味着放宽了对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设计研发机构的要求,也降低了对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数量以及岗位分布的要求。


附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表明,对于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已经全部删除,替换为对“技术保障能力”的要求。


2020年1月11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2020)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就重点谈到了“加快改革创新,采取更加开放包容的监管手段,进一步放宽事前准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给企业和市场更多选择空间。”


上述修改代表新“准入规定”对新能源车企的设计研发能力与生产制造能力进行了分离。业内专家认为,不同于此前的设计开发,技术保障强调的是生产,一些外资车企仍然不具备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开发能力,或者设计开发中心在国外,新规为这些外资新能源车企在中国落地生产创造了条件。


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不再作为审核整车企业的核心指标,这将降低获取造车资质的技术门槛。


此前,大部分造车新势力在披露公司概况时会刻意着重指出研发团队和人员占比,并对研发中心等部门进行浓墨重彩地描述,主要就是为了展示公司符合“老准入规定”中与“设计研发”相关的规定。


而新“准入规定” 附件4《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申请书》中,删除了“与新能源汽车产品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人)”、“新能源汽车产品设计能力及设计开发过程说明(包括研发机构和人员、开发工具和设备、开发过程描述等)、“产品开发主要设施设备(含必要的软件程序)清单”等内容;在附件6《新能源汽车年度报告》中,删除了对“新产品研发情况”、“研发能力和条件建设情况”的内容。


汽车业投资人士则认为,新“准入规定”能帮助一些造车新势力“起死回生”。“目前国内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新造车企业,许多不一定有原厂全面开发能力,新规可能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让他们能够通过其它车型导入的方式做下去。”


另一方面,近期新能源车安全事故频发,新“准入规定”的风向转变也被认为是有关部门开始更着重新能源车安全性的信号。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中对新能源汽车保障能力主要包括整车动力驱动测试能力、控制软件分析测试能力、硬件在环测试能力、单个箱体的动力蓄电池包(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能力及耐环境性(高温、低温、振动等)测试能力、电子电器件的电气性能基本测试能力、高压电安全测试能力。


插电式混动车还应具备发动机性能/工况排放、能耗、电机性能、机电耦合装置性能综合测试台架;燃料电池汽车的还应具备燃料电池系统性能测试台架、车载氢系统泄漏及高压气体安全方面的测试仪器和设备。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啸林告诉界面新闻:“相比外观设计和高科技概念,今后新能源产品的营销传播趋势将是主打耐久性和稳定性。”


三星发布新旗舰Galaxy S20系列,还推出了更小的新折叠屏手机

北京时间2月12日凌晨,三星正式发布了最新一代旗舰手机Galaxy S20系列,以及旗下新款翻盖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lip。


先来看看2020上半年的Android旗舰Galaxy S20系列。


Galaxy S20系列包括S20、S20+、S20 Ultra,对比去年的S10系列,S20、S20+分别是S10、S10+的升级版,去年中端机S10e不再延续,S20 Ultra则进一步提升配置。


S20系列正面采用了居中挖孔曲面屏Infinity-O设计,Dynamic AMOLED材质,左右两侧曲率较小,同时边框几乎为零,顶部额头几乎为零,底部下巴也较窄。



S20系列屏幕尺寸分别为6.2英寸、6.7英寸、6.9英寸,分辨率均为3200×1440(20:9),支持120Hz高刷新率,同时支持HDR10+,峰值亮度也高达1200nits,搭载第二代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


影像方面,Galaxy S20系列得到了大幅升级。


S20 Ultra配备矩阵式后置四摄,其中主摄1.08亿像素,0.8微米像素尺寸,支持九像素合一等效于1200万像素输出,79度广角,F1.8固定光圈,OIS光学防抖,支持空前的100倍变焦,视频录制则支持8K30、4K60、1080p240、720p960。


4800万像素长焦镜头像素尺寸0.8微米,光圈F3.5,OIS光学防抖,5倍光学变焦;1200万像素120的超广角镜头,像素尺寸1.4微米,光圈F2.2;此外还有一个ToF镜头。


而S20+、S20的主摄改成了6400万像素广角镜头,像素尺寸0.8微米,光圈F2.0,搭配另一颗1200万像素广角镜头,像素尺寸1.8微米,另外12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不变,S20还去掉了ToF镜头变成三摄。


前置摄像头S20 Ultra为4000万像素,光圈F2.2,支持4K视频录制,S20+、S20则降为1000万像素。


处理器方面,Galaxy S20系列仍是高通、三星双平台,北美、中国、日本都是搭载高通骁龙865,欧洲和其他地区则是Exynos 990,都标配5G。


内存上Galaxy S20系列全球首发新一代LPDDR5,S20/S20+ 4G版本8GB、5G版本12GB,S20 Ultra更是独享12/16GB。


电池容量分别为S20(4000mAh)、S20+(4500mAh)、S20 Ultra(5000mAh),其中Galaxy S20/S20+支持25W快充,S20 Ultra则支持45W快充,并且都支持15W无线快充、反向充电。


售价方面,S20 128GB 5G 999美元/4G 899美元、S20+ 128GB 5G 1199美元/4G 1099美元、S20+ 512GB 5G 1299美元/4G 1199美元、S20 Ultra 128GB 1399美元、S20 Ultra 512GB 5G 1499美元。


去年,三星发布了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虽然Galaxy Z Flip同为折叠屏手机,但形态却和Fold不同。


Galaxy Z Flip展开状态下就如同一台常见的智能手机,6.7英寸居中挖孔屏,Dynamic AMOLED面板分辨率2636×1080,因折叠的缘故边框比较明显,同时覆盖了一层超薄玻璃进行保护,而在上下折叠后就变得较为小巧。


手机背部上方配备了一块1.1英寸的副屏,AMOLED材质,折叠后可显示各种通知信息,并覆盖康宁大猩猩六代玻璃。


Galaxy Z Flip采用后置双摄,主摄为1200万像素,1.4微米尺寸,F1.8光圈,辅以12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光圈F2.2。前置自拍镜头为1000万像素,光圈F2.4。


Galaxy Z Flip搭载了去年的旗舰平台骁龙855+,仅支持4G,搭配8GB LPDDR4内存、256GB UFS 3.0存储。


电池容量为3300mAh,充电功率最高15W,同样支持无线充电。


Galaxy Z Flip将于2月14日上市,定价1380美元,提供黑色、紫色、金色三种可选。

平安好医生2019年营收50.65亿元,疫情期间平台累计访问人次11.1亿

2月11日,医疗健康生态平台平安好医生(1833.HK)公布了2019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平安好医生2019年实现总收入50.65亿元,同比增长52%;净亏损7.47亿,同比减少18%。2015年至2019年,平安好医生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06%。


财报显示,核心业务板块在线医疗表现突出,收入达人民币8.58亿元,同比增长109%,较2019年上半年环比增长达55%。在线医疗占公司整体的收入比例从2018年的12.3%上升到2019年的16.9%。


2019年,公司整体的毛利额达人民币11.7亿元,其中在线医疗业务毛利占比从2018年的18%升至于2019年的33%。


此外,报告期内,平安好医生于2019年下半年推出的新产品“平安好医生·私家医生”的现有会员产品增长稳健,收入超4亿元人民币。通过一对一私家医生和全国名医组成的专家团,产品为用户提供7x24在线问诊咨询、名医二次诊疗意见、线下医院门诊就医安排、健康管理等医疗健康服务。


在互联网平台的运营上,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平安好医生总注册用户数达到3.15亿人,较2018年末增加5000万人。期末月活跃用户数(MAU)和期末月付费用户数(MPU)分别达6690万和296.9万,分别同比增长22.3%和26.0%。报告期内年度平均付费用户转化率达到4%,较去年同期的3.6%提升0.4个百分点,日均咨询量为72.9万,同比增长36.3%。


报告期内,平安好医生医疗健康网络覆盖超3000家医院、超150家医美机构、430家中医诊所、超2000家体检中心、近1800家齿科机构、超4.8万家诊所及9.4万家合作药店。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平台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9800万。


平安好医生董事长王涛表示,“我们相信这场新冠病毒疫情虽然不可避免给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中长期看这是互联网医疗的一个重大的机遇。老百姓对于线上医疗服务的认识快速在加强,对其接受度也是快速提高,针对我们这样拥有巨大用户流量的头部企业是非常大的一个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