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汽车玻璃是汽车车身附件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起到防护作用。汽车玻璃主要有以下三类: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能承受较强的冲击力。汽车玻璃按所在的位置分为:前挡风玻璃,侧窗玻璃,后挡风玻璃和天窗玻璃四种。
汽车玻璃市场需求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OEM市场,主要是给当年新车配套,另一部分为AM市场,主要是售后维修。OEM市场主要看当年的汽车产量,每辆车配一套汽车玻璃。AM市场主要看汽车保有量以及汽车玻璃平均损坏率。
金准数据显示,中国的2017年新车产量2902万辆,对应的OEM市场为2902万套,2017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2.17亿辆,汽车玻璃平均损坏率约为4%,损坏的一般为前档风玻璃,按面积折算后,相当于1/4套,那么对应的AM市场为236万套。故中国汽车玻璃市场总规模为3138万套,假设单套价格为600元,那么市场对应的总金额为188亿元。
汽车玻璃行业是一个市场集中度高的寡头竞争行业,目前业内主要包括了福耀玻璃(中国)、信义玻璃(中国香港)、旭硝子(日本)、板硝子(日本)和圣戈班(法国)五大生产商,五家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了80%。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分析认为,目前,五大企业在企业规模、市场份额、产品结构、盈利能力、市场结构、客户结构以及产业链延伸等多个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且各有优势。旭硝子、福耀玻璃、板硝子、圣戈班四家占据了全球汽车玻璃市场88.0%的市场份额(2017年)。目前行业格局比较稳定,中小厂商或新进入者不具备大规模稳定供货的能力,也不具备规模经济效应。在中国市场,福耀玻璃为绝对龙头。福耀玻璃在中国基本只做OEM市场,福耀玻璃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并且在各大主机厂附近就近设厂,产能布局非常完善,福耀在中国市场的地位非常稳固。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测,未来随着各大汽车玻璃生产商在全球产能布局效果的不断发挥,将有望进一步加剧全球化竞争。
一、企业规模:圣戈班遥遥领先,其他企业规模相差不大
从企业规模来看,法国企业圣戈班的营收和资产规模均遥遥领先于其他企业。2017年,圣戈班实现营收3183亿元,是营收最少企业信用玻璃的26倍;资产规模是信义玻璃的13倍。旭硝子的发展规模位居第二,但也远远落后于圣戈班。福耀玻璃、信义玻璃和板硝子的企业规模则相差不大,营收规模基本在100-350亿元之间。
二、市场份额:市场高度集中,中国市场福耀玻璃一家独大
目前,国际汽车玻璃行业集中度极高,前五大生产商市场份额超过了80%,市场呈现出典型的寡头竞争格局。其中,旭硝子和福耀玻璃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20%;板硝子紧随其后;信义玻璃的市场份额则相对较小,仅为5%。值得一提的是,福耀玻璃不仅全球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其在中国市场上更是一家独大,市场占有率高达63%。
三、产品结构:福耀玻璃高度集中于汽车玻璃业务,其他企业相对分散
从各大厂商的细分产品结构来看,各大厂商除在汽车玻璃领域进行业务之外,还纷纷布局了浮法玻璃、平板玻璃、建筑玻璃、高性能玻璃等其他领域。其中,福耀玻璃的业务最为集中,汽车玻璃营收占比高达95%,其他业务拓展也是在产业链上游衍生,布局了原材料浮法玻璃;板硝子的汽车玻璃营收占比也超过一半,并在建筑玻璃领域进行了大力布局;汽车玻璃也是信义玻璃和旭硝子的主要产品,营收占比保持在25%以上;圣戈班则将汽车玻璃作为辅助产品,营收占比仅为5%,但由于圣戈班的营收规模是其他企业的20余倍,所以圣戈班在汽车玻璃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也较大。
从汽车玻璃的生产产品来看,如加热玻璃、隔音玻璃、防红外线反射玻璃等功能性玻璃是各大企业生产的重点。其中,板硝子和旭硝子开始注重玻璃系统生产,逐渐推进汽车玻璃生产的模块化和集成化。
四、盈利能力:中国企业表现抢眼,信义玻璃汽车玻璃业务盈利能力最强
在盈利能力上,中国的两家企业表现最好。福耀玻璃和信义玻璃的综合毛利率明显高出国外的三家企业,分别达到了42.76%和36.97%,稳居第一、第二位;而在综合净利率和汽车玻璃营业利润率方面,国外企业普遍低于10%,而福耀玻璃则保持在15%以上,信义玻璃保持在20%以上,明显高于国外企业。此外,整体看来,信义玻璃的盈利能力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汽车玻璃销售业务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五、市场结构:以亚洲市场为主,全球化布局趋势明显
从销售市场来看,五大企业在亚洲地区的汽车玻璃销售占比均较大。其中,由于福耀玻璃、信义玻璃、旭硝子亚洲市场份额均在60%以上,主要是这些公司均属于亚洲企业,能够有效发挥本土优势;欧洲市场是板硝子和圣戈班优势市场,而由于亚洲人口众多,且是汽车消费的主要地区,因此两家公司也在亚洲进行了大力布局,亚洲市场营收占比均在20%以上。
此外,除亚洲市场外,五家企业也同时在北美、欧洲等其他地方进行产品销售,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业务布局的特点。
六、客户结构:圣戈班定位高端,福耀玻璃本土优势显著
从客户结构来看,在全球市场上,圣戈班高端品牌校多,而信义玻璃则配套了更多商用车型,其余公司客户结构不相上下;在国内市场上,福耀玻璃覆盖了绝大部分整车厂商,在本土汽车玻璃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七、产业链延伸:一体化整合趋势明显,浮法玻璃是必争之地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分析认为,五大汽车玻璃供应商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整合趋势明显,各大公司都在高性能玻璃上有所涉及,且都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其中,浮法玻璃作为汽车玻璃的主要前体材料,五家公司均在实现了自产;福耀玻璃、信义玻璃还设有自己的硅砂生产基地提供原料;旭硝子则延伸至纯碱、硅砂等原材料。可见,通过向上游进行业务布局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与生产成本、保证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和产品质量是汽车玻璃行业内各大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未来五家公司的产业链一体化整合趋势将愈加明显,并由此进一步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
八、产能分布:国外企业全球化产能布局较为领先,国内企业稍显落后
从全球设厂情况来看,国外企业的产能分布更为广泛。旭硝子和圣戈班已经完成了在亚洲、欧洲、北美、南美以及非洲的全面布局,业务已分别拓展至全球的30多个国家和67个国家;板硝子也不甘落后,除非洲地区外,也已经在欧洲、亚洲、南美和北美共计设有汽车玻璃工厂22个。
国内企业全球化产能布局则稍显落后。信用玻璃产能主要分布在国内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翼、西部成渝经济带,设有七大生产基地;而为开拓海外市场,其仅在2015年在马来西亚新建生产基地,海外其他地区则未进行产能布局。福耀玻璃在国内设有9个汽车玻璃生产基地,并逐渐将产能逐渐布局到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地,以进一步开拓市场,但由于国际化布局起步较晚,现仍落后于国外企业。
总体来看,随着各大企业全球化产能布局与业务开拓的不断推进,未来汽车玻璃行业内企业的全球化竞争趋势将更加明显。
九、案例分析——福耀玻璃
福耀集团于1987年在中国福州注册成立,是一家专注于汽车玻璃生产的供应商,主要从事浮法玻璃及汽车用玻璃制品的生产及销售。集团于1993年在国内A股上市,是中国同行业中的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660.SH],并于2015年在香港上市([3606.HK])。
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专注汽车玻璃30余年。就生产汽车玻璃而言,福耀玻璃是全球汽车玻璃唯一的垄断寡头。而就全球玻璃市场而言,福耀玻璃也名列前茅,市场占有率为21.9%,排名世界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则高达63%。
公司是全球最具规模、技术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产品不但配套国内汽车品牌,更已成为德国奥迪、德国大众、南韩现代、澳大利亚Holden、日本铃木、日本三菱、捷克途胜的合格供应商,并批量供货。此外,还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授牌“专利工作交流站”,是国家科技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确认的“全国第三批创新型试点企业”。
福耀集团是中外合资企业,也是名符其实的大型跨国工业集团。截至2018年年中,前两大股东:三益发展有限公司与河仁慈善基金会持股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15.57%和11.56%。其中:三益发展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就是福耀集团的创始人,现任董事长曹德旺先生本人,而河仁慈善基金会也是曹先生一手创立的。其余排名3-12位的股东多为机构投资者,且持股比例较为分散。
福耀的主营业务是为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提供安全玻璃全解决方案,包括汽车级浮法玻璃、汽车玻璃、机车玻璃相关的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公司的经营模式为全球化研发、设计、制造、配送及售后服务。根据公司产品对营业收入分类可以看出,汽车玻璃和浮法玻璃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截至2018年中报显示,汽车玻璃业务的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占比高达营收的九成以上,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5.74%和35.74%(扣非后)。
从年报的收入来源分析,国内业务占61.83%。受益于汽车玻璃单车配套价值量及市占率的提升,福耀玻璃在国内的收入的增速高于国内汽车销量增速。2012-2017年国内汽车销量复合增速为8.4%,福耀玻璃国内收入复合增速为11.4%,高于国内汽车销量复合增速3个百分点。
国际OEM市场进入门槛高,认证周期长,包括第三方认证、汽车主机厂认证、产品招标、设计和测试等程序在内,获得整车配套订单通常需耗时3年左右。福耀玻璃通过不断提升制造工艺及研发能力,依托良好的品牌和成本优势,在国内成为龙头企业后,积极进行海外扩张,分别在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地成立子公司,目前已经为宾利、奔驰、宝马、奥迪、通用、丰田、大众、福特、克莱斯勒、日产、本田、现代、菲亚特、沃尔沃、路虎等世界知名品牌提供配套服务,成为汽车玻璃龙头企业。
近年来,公司汽车玻璃的海外业务收入增速大幅超越中国境内汽车玻璃收入的增长,且海外收入增速加快的趋势较为明显,未来海外市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较于快速发展的海外市场,由于福耀在国内已占据三分之二左右的市场份额,国内市占率提升空间相对有限,未来国内收入部分的增长将主要依靠单车玻璃用量和单价的提升拉动。
产能方面,福耀天津工厂(年产能200万套汽车玻璃,未来将进一步扩充至400万套)已于2016年试生产;辽宁本溪工厂(年产能45万吨浮法玻璃)已于2017年3月正式开工;苏州工厂(年产能400万套汽车安全玻璃)也正在筹备建设中。国内产能总量目前预计已有约2800万套,按规划未来有望提升至3600万套,提升空间接近30%。
总体而言,福耀未来的市场空间短期看美国和俄罗斯工厂的产能投放,中长期则看欧洲、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的开拓;同时,收购三锋集团也为公司打开了国内AM市场(售后维修市场)的空间。
公司自2011年起进入全球扩张期,前期主要以贸易出口方式布局售后市场,而后逐渐向OEM(代工)渗透。国外业务占比从2011年的31.9%提升到2017年的36.4%,随着海外市场业绩迎来兑现期,预计19年海外收入(含出口收入)占比将达近50%,成为公司增长核心引擎。公司国内市占率接近70%,待19年美国工厂、俄罗斯工厂满产后,全球市占率约30%。
2018年上半年,福耀美国工厂实现营业收入16.8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2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另据相关资料分析,公司在美国、俄罗斯和德国等地均有工厂布局,公司目前仅在美国的汽车玻璃产能就有400余万套,未来有望逐步提升至550万套。随着美国及俄罗斯工厂新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在全球的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福耀国外项目产能产量盈利预测情况
随着福耀对美国市场的持续开拓,美国市场并无本土的汽车玻璃厂商,同时PPG的退出也为公司攻城略地提供了空间。待19年公司美国工厂550万套汽车玻璃投产后,即占有美国市场四分之一的份额。
以俄罗斯工厂为主的欧洲市场也是未来的一个增长点。尽管皮尔金顿和圣戈班在欧洲渗透率较高、工厂较多,此前给福耀预留的空间并不大。但伴随近期英国皮尔金顿工厂关闭,捷豹路虎订单转到福耀,比利时圣戈班工厂关停,欧洲市场开始出现机遇。同时,公司以俄罗斯工厂为基地,抢占以波兰为主的东欧新兴市场份额,空间较大。此外,公司目前在德国开展设立新工厂,主要做后装的安装部件和集成,合伙人有大众、奔驰、路虎等国外优秀车企,未来空间较大。
与此同时,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也可能成为潜在市场,核心在于公司强大的产品竞争力。除美欧外,南美、东南亚均有可能成为公司的战略布局重心,公司在玻璃行业三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与投入,已在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新技术应用能力、成本控制等方面成为全球第一,产品先行、战略为辅,从中国的福耀逐步转型为世界的福耀。
对标美国,国内售后维修市场汽车玻璃龙头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美国售后市场CR3超过75%,而反观国内市场,公司作为OEM市场绝对龙头(OEM占比超过60%,同国外CR3集中度相当),2016年在售后市场销量1522万平方米,售后市场份额不到20%,面对售后110亿的市场蓝海,公司AM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国内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0%以上。
公司深耕汽车玻璃领域30余年,是国内汽车玻璃领域绝对龙头,也是全球最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目前配套客户包括国内100多家整车厂商和全球产量前二十大汽车厂商,近年来又先后取得了劳斯莱斯、宝马、奔驰、奥迪、沃尔沃等高端品牌的国际配套业务,先发优势明显。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源于三方面:
(1)多品种配套供应和对于主机厂的快速响应能力:汽车玻璃运输成本高昂,公司就近主机厂布局建厂,国内覆盖上汽、一汽、长安、东风、广汽、北汽等主要客户,响应速度快。同时,公司上世纪80年代起步于国内售后市场,是国产替代的最早代表。研发、生产、流程控制适合多品种小批量供应,满足主机厂多样化的同步配套需求。
(2)纵向一体化优化成本,对冲原材料涨价风险:公司纯碱成本约占汽车玻璃的6.4%、天然气成本占比18%,公司涉足硅砂→浮法玻璃→汽车玻璃设备→汽车玻璃成型完整产业链,浮法玻璃自给率在80-90%之间,自供能够有效对冲上游纯碱价格波动的影响。
(3)扎根欧美市场,海外布局有望进一步扩张:福耀的管理水平全球第一,在供应相同产品情况下,能实现16.8%的净利率(17年末数据,18年中期进一步提升至18.5%),而反观旭硝子仅为4%、圣戈班3.7%、板硝子更是只有可怜的0.67%,优势持续深耕。未来随着欧美市场的持续拓展和对东南亚和南美市场的战略布局,以及竞争对手在业务体系内的逐渐边缘化,将为公司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总结
汽车玻璃依托汽车而生,汽车玻璃生产商也往往诞生于汽车生产量大的区域。2018年,全球汽车玻璃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国际前四大企业分别是日本旭硝子、板硝子、中国福耀玻璃和法国圣戈班四家公司,占据了全球汽车玻璃市场88.1%的市场份额。未来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促进汽车的消费升级,这对于汽车玻璃也是个不错的机会。参考国外经验,随着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保有量的提升,汽车消费还有不小的空间。
在智能化时代的推动下,智能汽车玻璃市场也开始发展。智能汽车玻璃具有自动调光、保持车内环境温度、提高燃油效率等特点,可以降低车辆制冷制热的燃油成本。现阶段智能汽车玻璃主要应用在天窗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汽车玻璃将会逐步应用到汽车的前后挡风和侧窗玻璃中。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玻璃制造技术的升级,将推动我国汽车玻璃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表示,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每年汽车新增产量及市场销售量不断增长,推动了我国汽车玻璃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玻璃生产技术水平较为成熟,龙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地位。未来汽车玻璃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将推动我国汽车玻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生产技术不断升级。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以及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我国汽车玻璃市场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