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的出现和发展可以给英国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借助人工智能,计算机能够比人类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速度进行信息分析和学习。从药物研发到智慧物流,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提高了效率、完善了性能,为绝大多数的行业甚至是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其实,人工智能可以理解成是一种软件,通过更好地抓取和利用信息从而帮助做出更准确和高效的决策,并将其整合到现有的流程中,实现实时的改进,帮助扩大规模,并降低成本。
据估计,截至2035年,人工智能将给英国经济增加8140亿美元(约合6300亿英镑)的额外收入,届时,GVA年增长率有望从现有的2.5%飙升至3.9%,我们的愿景是让英国成为世界上最适合发展和部署人工智能的国家,从起步、发展到繁荣,实现技术所能带来的最大便利。
基于纯粹强化学习的AlphaGo Zero颠覆了很多对人工智能(AI)的既有认知,也让很多第三波人工智能浪潮泡沫论者闭了嘴。2030年,人工智能将带来15.7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包括生产力的提高(6.6万亿美元)和应用市场(9.1万亿美元)。
最近英国发布的人工智能政府报告——在英国发展人工智能,基于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英国的历史优势探讨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需要采取的相关措施,并分析可能的应用和市场前景。
英国的AI政策盘点
英国AI政策盘点
英国大概是欧洲推动人工智能最积极的国家了。而最近发布的这份报告《在英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GROWING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IN THE UK,以下简称报告)更是直指AI产业化,指出AI将为英国提供8140亿美元(约为6300亿英镑)的经济增长,推动GVA年增长率从2.5%增至3.9%。该报告称,英国目前是人工智能的领导者之一,希望能继续保持该优势并将英国建成全球最适合人工智能企业发展的地方。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的一大潜力就在于优化效率,其用例包括供应链的存储和分销网络(亚马逊仓储)、建立新的业务模型、帮助公司和个人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大数据集搜索的负担(沃森专家系统),可用于消费电子、医疗、安防、金融等诸多领域。这种生产力的推进,是政府重视AI的根本原因。

AI用例
报告根据已发表的文献指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价值可能超过300亿美元,对于部分行业,AI可以带来30%的生产效率提高,节省25%的成本;2030年,人工智能可能为全球经济贡献1570亿美元,包括生产力的提高(increased productivity,6.6万亿美元)和应用市场(consumption-side effects,9.1万亿美元)。

政府和产业可以怎样为AI创造发展环境
报告强调,当下是英国针对人工智能采取必要行动的关键节点。一方面,作为图灵的故乡,虽然英国的人工智能在全球,特别是欧洲有领导者的优势,但产业发展初期,这份优势未必能够保持,产业界需要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为广泛应用做好了准备,基于计算能力的显著提高、越来越多可用的大数据、新算法和相关应用程序,过去五年相关的投资、双创井喷式增长。至于AI引起的就业挑战,与其他政府一样,英国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需要政府和市场合作,发展新工种和新的工作方式,提供就业和再就业培训。
英国现有的AI优势
1.庞大的数字产业
人工智能是数字化的一个发展,并且已经在数字技术部门和垂直领域进行了应用尝试,预计未来将延伸至各个领域,如自动化的网络安全系统。2015年英国数字科技行业规模达1700亿英镑,比前5年增长了22%年,现在有1640万个数字技术工作岗位。
2.硬件趋势明朗
人工智能主要是通过GPU和深度学习算法来实现并行计算,当然,定制芯片也是一大方向。计算能力越来越强,算法越来越优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发展。
3.数据量呈指数增长
数据的快速增长也孕育了人工智能。自2000年以来,全球产生的数据量呈指数增长,大部分来自于互联网和移动个人设备。思科认为,2016年到2021年,数据量将增长7倍。有报告指出,2015年到2020年间数据将使英国受益241亿英镑。
4.企业环境与人才优势
英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企业生态之一,具有多家大型企业和诸多活跃的小型企业,以及相关客户和研究专家。从全球的人才和投资竞争来看,英国AI商业活动具有优势。


英国AI创业、投资环境优势明显
2016年英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占整体数字技术领域的3%,有226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独立企业。Coadec报告指出,在过去的36个月里,几乎每周都有AI创企都在英国建立。目前200多家创业公司和中小型企业聚焦于用AI解决特定领域的问题,特别是NHS/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此外,大型企业(Ocado、通用电气等)也在尝试AI优化服务和企业运营效率。
五大被美国科技企业收购的英国AI公司
值得警惕的是,现在有很多美国大型公司处于研发需求等考量收购了英国创企(Swiftkey、DeepMind和Ravn等),即便很多被收购的公司人才、资料依旧留在了英国,但毕竟是收购,未来可能会发生资本、技术转移,从而离开英国。因此,保住既有人才技术的同时吸引全球专业投资才能使英国发展成为AI行业的最佳环境。

英国AI公司举例
从地理上的集群效益来看,大部分的AI公司集中在伦敦;剑桥催生的AI创企比较多,包括Evi、Vocal IQ、Cytora、SwiftKey和Darktrace,因为研发紧密且能够获得本地资金支持,亚马逊和苹果等国际科技企业也在该地区;爱丁堡也在很重视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方面,诞生了Skyscanner、CodeBase,亚马逊的机器学习研发中心也在那边;牛津自不必说,有深蓝实验室和DeepMind;布里斯托企业优势明显,有惠普、甲骨文、BAE、Five AI、Graphcore等。

英国AI企业、机构的地域性分布示意
对于公共部门而言,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提高主流公共服务效率的工具(政府数字服务/GDS),可以用于税收、福利、签证、护照和其他政府执照方面,甚至与养老金监管机构合作,帮助商业部创新合作渠道(小企业研究计划/SBRI),建立完善的、更安全的、自动化的考察系统以解约申请花费及时间,建立更智能的、响应更快的政府体系。
总的来看,报告认为,人工智能将积极的,大规模的,在各个领域影响英国经济的未来。当然,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会有所不同。根据埃森哲,人工智能将在2035年前渗透各个环节,为英国增加814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GVA的年增长率将从2.5%提高到3.9%。根据普华永道,人工智能将使得英国的GDP在2030年上升10.3%,相当于2320亿英镑,包括生产力的提高(1.9%)和应用市场(8.4%),成为最大的商业机遇之一。
英国如何支持AI

英国第一年AI本科课程(目前及未来预计)
1、为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提供研究资金。包括143项相关研究拨款,覆盖智能技术和系统,使AI成为可接受的、可用的、合乎道德的技术。
2、针对数据科学的研究,包括阿兰图灵研究所,以及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华威大学组成的EPSRC协会,总共投资4200万美元。
3、建立独立的、非盈利的、无党派的开放数据研究所(ODI)。
4、皇家统计学会联合来自商业、工业、政府和学术界的代表举行会议支持整个英国的数据科学社区。
5、Digital Catapult联合跨国公司、投资者、创业公司、政府部门支持数字研发的商业化。
6、科技行业代表机构TechUK联合IBM对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进行讨论。
7、电子系统和技术行业机构NMI、面向未来智能的莱弗休姆中心、全党派的人工智能议会小组、科技城英国(Tech City UK)等纷纷寻求人工智能生态方案,推进技术发展和产研转化,开拓全国范围的就业计划等。
四点建议

AI人才段位示意
报告指出,要发展人工智能,首先是增加数据访问渠道,包括开放更多的数据,提高机器的可靠性,设置敏感数据不进行公开(数据信托);此外,需要提高相关技能支持,使英国成为吸引国际AI人才的地方,重视计算机、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等,也均衡其他层次的人才配比。以下是报告提出的发展AI产业的四点建议:
一、关于增进数据访问的建议。
1.为方便持有数据的组织与希望使用数据开发人工智能的组织之间的数据共享,政府和行业应通过一个程序来开发和建立数据信任,即通过验证的、可信的框架和协议,来确保数据交换是安全的和互利互惠的。
2.为提高开发人工智能系统的数据可用性,政府应该保证一定数额的研究资金用于AI数据开发,同时确保以机器可读的格式发布底层数据,并提供明确的版权信息,且尽可能地对外开放 。
3.为支持文本和数据挖掘,并将其视为一种研究的标准和不可或缺的工具,英国应规定一种默认设置,即对于已发表的研究来说,读取数据也就是挖掘数据的权利,并且这不会产生替代原始作品的产品。在评估如何支持文本和数据挖掘时,政府应该将人工智能的潜在数据包括进来。
二、关于提高技能的建议
4.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行业各类人才的价值和重要性,并应共同努力,打破成见,扩大参与。
5.企业应出资赞助大学AI硕士学位课程的开设,且预计首批学员规模达300名。
6.对于除计算机和数据科学专业之外的毕业生,学校应与用人单位以及学生本身,一起探讨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的潜在需求。
7.政府应与全英知名大学共同打造至少200个人工智能博士学位。并且,随着英国教育的发展和吸引的越来越多的学术人才,这个数字还会持续增长。
8.高等院校应鼓励设立与发展AI MOOC、线上人工智能课程和持续的专业技能培训,为那些具有STEM资格的人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
9.英国人工智能协会国际奖学金项目应与艾伦·图灵研究所合作创立图灵人工智能奖学金。这应由一个专门的基金来资助支持,以确定和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并确保英国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有资历的专家开放。
三、如何最大程度的推动英国人工智能研究发展的建议
10.艾伦·图灵研究所应该成为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研究的国家性质的研究基地,并将其扩展到目前的五所大学之外,将其重点放在如何大力发展人工智能。
11.大学应该使用清晰的、可访问的以及可能的公共政策和实践来授权知识产权,并建立相应的公司。
12.艾伦·图灵研究所、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科学技术设施委员会(STFC)和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应建立协同合作,共同协调人工智能研究计算能力的需求,并因此为英国研究界进行相应的沟通协商。
四、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建议
13.英国政府应与企业和专家合作,建立一个英国人工智能委员会,帮助协调和发展英国的人工智能。
14.信息专员办公室和艾伦·图灵研究所应共同制定一个框架,来解释人工智能的流程、服务和决策,以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
15.国际贸易部应扩大其目前对人工智能企业的支持计划。
16.英国经济如何成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面对当下的机遇和挑战?TechUK应该与英国皇家工程院、Digital Catapult以及业界的关键人物合作,共同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针。
17.借助政府数字服务的专业知识、数据科学的伙伴关系以及与其他部门的数据打交道的专家,政府应制定一项行动计划,为公共部门做好准备,并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改善公民运作和服务的最佳实践。
18.政府应确保产业战略挑战基金(ISCF)和小型企业研究计划(SBRI)所面临的挑战,旨在吸引和支持人工智能在整个挑战领域的应用,并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共部门数据提供资金支持。
金准数据认为,比之中美,英国的学院氛围更为明显,包括阿兰图灵研究所,以及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华威大学等为国家AI发展献力不少,大中小型企业也都很积极的进行AI尝试,产研转化模式成熟,资本和双创活动都很活跃。
中国人工智能正处于爆发期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起步虽然晚,在产业布局等方面还处于初期,但随着技术、资金、市场、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全线发展,中国人工智能实力已经名列前茅。据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2016年已突破100亿,以43.3%的增长率达到了100.60亿元,预计2017年增长率将提高至51.2%,产业规模达到152.10亿元,并于2019年增长至344.30亿元。

2016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共开展投融资284次,投融资总额达26亿美元,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第二大“吸金”地。2017年1-7月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共发生181起融资事件,其中7月份发生46起,为今年融资次数最多的一个月。从融资金额来看,2017年1-7月,达到亿元级的融资项目有37次,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3次,最高金额达22亿元。
政策利好中国人工智能千亿级市场涌现
我国政府近几年也在持续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并针对人工智能制定了多项国家策略。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布局的11个领域之一。2016年3月,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年规划纲要(草案)》 中指出将重点突破新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等。 2016年5月,发改委、科技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18年,通过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不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总体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应用及系统级技术局部领先。在重点领域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逐步建成基础坚实、创新活跃、开放协作、绿色安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
人工智能企业和专利数量双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数从2010年开始出现持续增长,于2014年达到19197项,并于2015年开始大幅增长,达到28022项,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年申请数为29023项。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10年移动互联网开始发展,技术和数据积累给人工智能研究带来了较大的增长动能。进入2015年,在国 内外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场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中国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说明,中国人工智能研究水平正在处于不断提高的阶段,目前已取得一定阶段性成果,有望持续发展,预计2018年专利申请数将持续增长。

中国AI发展的四个驱动力:人才、数据、基础设施和计算能力。目前中国在人才、数据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全力发展AI的实力。
人才是AI发展的根本
相对来讲,AI是科技发展的一个新兴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首要问题。美国科技巨头在全球范围内开设实验室以招揽人才,而中国在这方面也不落下风。已有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开设了海外研究院,如百度在硅谷建立了AI实验室,腾讯在西雅图建立了AI实验室,还在麻省理工学院举办了创业创新大赛的人工智能专场。
数据优势得天独厚
数据方面,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网民数量领先全球,这就带来了数据收集方面的优势。据报告,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都已建立了完整的在线生态系统,并越来越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获得了海量的数据。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数字信息有13%是来自中国的,预测这一数字将在2020年增长至20%-25%。
基础设施平台是AI发展的舞台
基础设施方面,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都已搭建了完善的平台和生态系统,这是人才引进和数据收集的前提,也随着人才的争夺和数据的竞争而加速完善。如百度去年9月推出的的深度学习开源平台PaddlePaddle和今年推出的阿波罗计划,都是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所搭建的平台。
芯片是唯一的短板
而计算能力是目前中国AI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在芯片方面对国外厂商的依赖很严重,不过中国的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正在加速。预计中国未来可能减弱甚至摆脱对国外厂商芯片的依赖。
总结:金准数据认为,比之英国AI的发展,我国的产研转化模式还不是很成熟,但是目前中国在人才、数据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全力发展AI的实力,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