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官网消息,大公今天决定将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邦人寿”)主体信用等级由A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维持负面,“15安邦人寿”信用等级由AAA下调至AA。
大公称,下调评级的主要原因是,安邦人寿偿债环境承压,财富创造能力减弱,偿债来源恶化,偿债能力的支撑条件弱化,信用状况出现下降。
下调安邦人寿主体和债项信用等级的主要原因阐述如下:
一、监管政策调整,偿债环境承压。随着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旨在强化保险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市场乱象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理财型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受到严格限制,不当投资行为受到严厉惩处,债券发行和股东增资审批有所收紧。同时,资本市场投资资产配置难度持续较高,境外投资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外部环境的调整变化,导致安邦人寿流动性管理压力上升,投资收益率下降,资本补充渠道受限,现有经营模式面临较大挑战。
二、保险业务拓展受限,财富创造能力减弱。2017年5月,安邦人寿因违反监管规定受到中国保监会暂停两款产品使用以及自监管函下发之日起三个月内禁止申报新产品处罚,保险资金获取能力下降。同时,偿债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加剧安邦人寿资金获取和资金运用难度。受此影响,尽管安邦人寿2017年1~6月整体保费规模在一季度的支撑下仍位居行业前列,但原保险保费收入和规模保费收入自二季度起大幅减少,盈利水平显著下降,财富创造能力减弱。
三、多种因素叠加,偿债来源恶化。安邦人寿的偿债来源主要包括盈利、经常性收入、债务融资、可变现资产和外部支持。目前,除即期变现投资资产对保险责任负债的保障程度以及综合流动性比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外,2017年1~6月安邦人寿发生净亏损,经常性收入大幅下降,债务融资渠道的可获性降低,外部支持因控股股东风险事件影响受到削弱。多种因素叠加,安邦人寿偿债来源出现恶化。
四、债务负担较重,偿债能力的支撑条件弱化。安邦人寿前期销售的理财型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形成的保险债务规模很大,主要通过内保外贷形式开展海外投资业务所形成的债务负担较重。受偿债环境承压、财富创造能力减弱影响,安邦人寿可用偿债来源对存量债务的保障能力下降,新增债务空间有所收缩,偿债能力的支撑条件出现弱化。
短期内,在人身保险行业发展进入调整期的背景下,安邦人寿财富创造能力的改善面临较大挑战,偿债来源持续存在不利因素影响,未来信用状况存在进一步下降风险。因此,大公对安邦人寿的评级展望维持负面。
安邦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迟到” 寿险短期压力较大
此前,据《证券日报》报道,截至8月8日,寿险公司中除上市公司之外,仅有安邦保险集团旗下的安邦人寿、和谐健康和安邦养老尚未披露,安邦财险也为披露。《证券日报》记者咨询该集团,得到的答复是业务部门反馈“还要再等等”,但并未透露具体原因。
按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3号文件,非上市保险公司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30日内,披露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因此,安邦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已经“迟到”。
从安邦集团旗下寿险公司及健康险公司今年的业务发展情况来看,目前其面临的短期压力恐怕较大。
数据显示,一季度,安邦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约1874亿元,净利润约为7.1亿元。尽管绝对数据尚为可观,但同期其净现金流约为-57亿元,去年四季度的净现金流为260亿元,2016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B。
从安邦人寿今年的保险业务来看,安邦人寿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短期压力较大,原保险保费收入呈四连降态势,并且降幅较大。
同期,安邦人寿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在今年前四个月连续连续下降,5月份有所回升。
从和谐健康的情况来看,今年前5个月,每月原保险保费收入的降幅十分明显。同期,其保户投资款月度收入间波动较大。
从安邦财险的情况来看,一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7.1亿元,净利润3.6亿元。从风险综合评级结果来看,2016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分别为A级和B级。不过,从净现金流来看,一季度该公司净现金流约为-191亿元,而去年四季度的净现金流约为890亿元。
从业务情况来看,今年1月份到5月份,安邦财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除了2月份,其他个月整体处于较为稳定的水平。
保监会:重塑保险监管
昨天,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重塑监管理念和定位,就要彻底厘清监管与发展的关系。当前要克服把保险监管机构当成“保险总公司”的倾向,监管不要越俎代庖去关心保费规模、增长率等,不要总是片面想把行业做大,认为只有行业做大了才有地位。”
“保险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陈文辉说。
他说,保险具有金融属性和非金融属性,它首先是个消费品,消费的是“保障”。但一段时间以来,个别保险公司盲目扩张,部分保险产品设计偏离保险本源,保障功能弱化,实际上成了投资品,必须花大力气去纠偏。
“一个行业的影响力,不能简单看它的资产规模,关键要看它起什么样的作用,是否干好自己该干的事。”陈文辉说,要提高保险产品的保障属性,决不能让保险产品异化成少数人的融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