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昨日发布研报称,从年初至今中国经济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最令人担心的信贷风险问题在最近几个月也表现得比较平静。高盛预计,在十九大召开之前,这种经济稳健增长的态势将一直持续,但仍需警惕微观层面的金融风险。
高盛之所以认为中国经济将稳健增长,是出于以下几个依据:
1、外部经济环境良好,有利于出口增长。其中,欧洲经济持续复苏,欧元区二季度GDP同比增长2.1%,创下欧债危机以来该地区经济最快增速。
2、政府虽然在紧缩信贷,但其所盯取的指标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却并不是很大。直接可见的数据是,中国企业的贷款增长依然稳定,社会融资总量自2月份以来持续上涨,并没有放缓的态势。

3、尽管在货币政策上保持“紧平衡”,但政府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支持却依然稳健。

但是,虽然在宏观层面上,信贷问题不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但其在微观层面带来的风险却不得不令人警惕。
自今年以来,同为亚洲美元债券指数 (ABBI) 的组成部分,中国的高收益债提供的回报率只有4.2%,相比起印度的6.0%、印度尼西亚的7.9%都要逊色很多。高盛认为,中国高收益债表现不佳,正是因为面临着较高的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并预计这种风险还将继续上升。高盛建议,投资者在购买中国的债券时应当注意其中的风险,在质量上进行甄别。
金融“去杠杆”将深入推进,以抑制资产泡沫化
高盛认为,由于国内经济形势良好,但房价依然处于高位,中国政府仍将深入推进金融改革,抑制资产泡沫化。
中国国内的公司债券违约率创下12个月以来新低,企业部门杠杆率也开始出现下降态势。曾被人密切关注的公司债问题出现缓解。此外,中国公司的债务/利润比在连续5年增长后,于2016年底首度出现下降。企业部门杠杆率的下降将为监管者们提供更多的紧缩空间。
从宏观角度来看,十九大召开在即。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凡是这样的年份,经济一般都表现得较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了6.9%,PMI稳稳站在荣枯线以上,这些数据都佐证了这种乐观的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可以更加放心地进行其对金融部门的改革,抑制金融泡沫的产生。2017年7月,中国召开了第5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其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继续主动解决和抑制金融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官方最近公布的70城住房价格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平均新建住房价格仍然上涨了0.6%,与五月数据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