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股灾后沪指三次冲关3300点失败,A股“第一指”的意义还重要吗?

股灾后沪指三次冲关3300点失败,A股“第一指”的意义还重要吗?

8月2日,沪指在盘中站上3300点,创下2016年1月以来的新高,但尾盘走弱,收报3285.06点,跌0.23%,成交额2794亿。深成指收报10469.34点,跌0.53%,成交额3052亿;创业板收报1724.83点,跌0.93%,成交额640亿。

3300点,一个普通的指数点位,但在A股投资者看来,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沪指站上3300点”就好像是“男足闯进世界杯”一般,具有里程碑意义。

事实上,2016年年初遭遇熔断股灾以来,沪指在反弹过程中,曾经两次上试3300点,但均告失败。

去年11月29日,沪指尾盘一度冲上3300点,但随后迅速回撤,收报3282.92点。当日钢铁、中字头等板块表现强势。

今年4月7日,受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提振,沪指四连阳逼近3300点,当日雄安新区概念股领涨,黄金和军工题材表现活跃,但当日上证指数冲关失败,收报3286.62点。


周期股独领风骚

近来,周期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并在7月的涨幅榜中独领风骚。每日经济新闻援引统计数据称,6月以来大涨之后,周期股整体估值已经从前期比较便宜的位置修复到历史均值附近。

总体来看,周三煤炭、有色板块涨幅居前,券商、银行反复走强。


就个股而言,今日复牌的方大炭素盘中冲击涨停板,收涨10%,报33.98元/股。该股在近两个月中涨幅已经超过220%,昨日其公告称,当前石墨电极价格是短期的市场行为,预计长期将难以维持。


进入8月,多家券商对周期股表示乐观。华创证券表示,7月PMI数据显示三季度“基本面不悲观”,后市行情主线仍将是周期股和金融股。长江证券也认为,周期行业并未出现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反而仍在持续去产能,这意味着未来周期股业绩的可持续性或强于预期。


中金所董事长:沪指代表性在降低

6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董事长张慎峰撰文指出,如今A股“第一指”上证综指的代表性正在降低,并不能反映股改后流通股本价格的变化以及沪深全市场股价变化情况。若仅以沪指判断全市场走势,无异于刻舟求剑,投资者容易误判。

今年以来,创业板指和“漂亮50”走势出现明显分化。

年初至今,创业板指累计下挫12%,其表现一度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垫底。尽管创业板指在7月27日因证金公司的重仓以及国务院印发“双创”深入发展意见等因素,放量大涨3.62%,创下逾一年最大涨幅,不少分析师对创业板后续表现并不乐观。


海通证券分析师荀玉根指出,目前从盈利和估值的匹配角度看,创业板整体及创业板指数估值仍偏高,而且并未观察到盈利增速见底回升的迹象。

与创业板相反,上半年市场的焦点——上证50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7%。“漂亮50”昨日更创下两年新高,收报2681.81点。

在多项经济指标回暖的情况下,下半年以来,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中的周期类股票表现较为突出。

其他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