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监管聚焦表内银行理财 短端价格仍在提升

监管聚焦表内银行理财 短端价格仍在提升

随着全国金融会议落幕,未来几年内的金融监管基础框架成型,表内外的银行理财产品也许会继续受到银监会重点关注。


昨日,银监会开会传达学习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将着力防范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等重点领域风险。有计划、分步骤,深入整治乱搞同业、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等。

从今年以来的银监会的监管风暴看,同业投资多层嵌套、同业理财等业务已受到冲击。有市场人士猜测,如果在未来出现“更强”监管,表外业务或将首当其冲,如已在一季度MPA被正式纳入广义信贷范围的银行表外理财。

无独有偶,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银监会本月已经要求部分银行降低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以控制风险,此举针对表内理财。表内理财即指保本并保证收益类的理财。

“零售银行端,代销类少的同业之间的竞争基本就靠理财端。个别银行为了客户,甚至不惜赔钱也要搞。再加上现在零售银行端的竞争,考核压力大,规模比较重要。” 华东一位股份制银行管理层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


今年6月初以来,多家银行推出预期收益率5%以上的理财产品,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流动性。银行希望靠高收益吸引新客户,进而获取较为充盈的资金流动性,以求安然度过二季度末的MPA考核。

“一方面,面对竞争不断被迫推高理财价格。另一方面,考虑声誉风险和市场占有率,被迫刚兑。大家都不敢降,就导致同业和委外也承担压力,导致风险不断加大,根源上有些陷入死循环的概念。”上述人士无奈地说道。

一位银监系统内部人士就此对华尔街见闻表示,未来的部署与工作重点,要看下一步落实此前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会有更清晰的说法”。

“现在要求银行降低表内理财的收益率,还是为了让银行去做该做的事情。因为银行通过表内收益率去虚增存款是监管层重点监控的问题。”一位城商行资管部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


他并称,之前有些银行表内的保本理财和非保理财已经没有利差了,价格持平。“这样监管心中也是有数的,这是你在引导客户去买你的保本理财,去续作你的存款。因为现在各个银行表外的投放确实有难度,无论是监管套利还是通道业务,都不太好投放。回归表内,又受存贷比的约束。所以发更多的保本理财是增加存款比较快的途径,你只是把你一部分客户从非保引导到保本。”

目前,银行发行的非保本产品分几个风险等级,其中最普遍的、销量最大的,就是稳健型的产品。

 ““这类没有不刚兑的,所有银行都是这样。”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部人士表示:“但是近两年银行端也开始做基金型、净值型的产品。这些产品本身是没有预期收益率,或者说只有一个区间。有的时候甚至会亏本。这类我们都会标明风险等级。”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末,中国商业银行理财规模为28.4万亿元,环比净下降了1.6万亿元。尽管这是近十年来最大单月降幅,但其存量仍然巨大。

“一方面,下降需要过程,整个理财端规模巨大,需要时间逐步来进行。大额存单的推广也许一定程度可以起到置换的作用。”一份中型银行管理层人士表示。“短端诸如T+0,T+1价格还不低,还在提升。长端有在降。还是要看下一步的后续动作,市场也要有个适应的过程。”

而就“理财收益率下降后,银行如何弥补失去的流动性”这一问题,上述资管部人士表示:“银行的传统业务里面还是以存款为主,而现在存款分流的渠道太多了,现在投资可选的产品也比较多,所以传统的吸储方式都不太好操作了。未来的互联网银行、微众更多的是在做资产、卖资产,轻资本的思路。”

其他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