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周四,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时指出,2017年上半年,中国对外投资额累计481.9亿美元,同比下降45.8%。
房地产和文体娱乐行业的对外投资,在今年上半年锐减:
房地产业对外投资同比下降82.1%,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同比下降82.5%,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1%。
1-6月,对外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商务部指出,上半年对外投资出现下降,除了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因素外,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国内经济持续向好。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态势,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把更多资金留在国内。
二是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地区冲突频发,恐怖主义蔓延,部分国家收紧外资准入等,都对我国对外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是调控措施效果显现。2016年底以来,商务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推动对外投资便利化的同时,加强了对外投资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非理性的对外投资得到有效遏制,对外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涉及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的对外投资大幅下降。
去年12月,发改委等四部门称,监管部门密切关注近期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的倾向,以及大额非主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对外投资、“母小子大”、“快设快出”等类型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今年年初,时任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亦强调,部分企业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企业开展非主业、非理性的大额对外投资,盲目投资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
1月,国资委宣布加强央企境外投资的审查,其中包括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在境外从事非主业投资等。
3月,美国“金球奖”制作公司Dick Clark Productions发布声明,与万达的交易已经终止。万达原计划以10亿美元收购该公司,扩大娱乐业。
3月20日,央行副行长、国家外管局局长潘功胜称,部分企业海外投资存在非理性和异常投资行为。“去年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了很多足球俱乐部,有些则在直接投资的包装下转移资产。海外并购有时像带刺的玫瑰,必须小心。”
4月,普华永道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大陆企业海外投资步伐放缓,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下滑39%,交易金额下降77%。
4月中旬,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罕见承认,正在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国内投资上,“中国的娱乐、体育和旅游市场都刚刚开始。”
而随着金融监管收紧,海外并购也进一步受到影响。6月媒体报道称,银监会于6月中旬要求各家银行排查包括万达、海航集团、复星、浙江罗森内里在内数家企业的授信及风险分析,排查对象多是近年来海外投资比较凶猛、在银行业敞口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当时,万达和复星发行的多只债券均现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