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监管工作重点将放在四个方面。
按照姜洋的表述,这四个方面是:
一是强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维护市场“三公”秩序。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持续推进专项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监管执法覆盖全市场、全类型。继续加强对市场各类主体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持续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的主体责任,逐步建立健全“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交易行为监管模式。
二是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稳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优化新股发行制度,优化融资结构,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区域和领域。完善市场化并购重组和退出机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深化新三板改革,服务创新创业。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机制,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深化境外上市行政审批等制度改革,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
三是防范和化解资本市场风险。对资本市场各类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完善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机制,提高风险预警、应对和处置能力。建立健全股市、债市、期市等市场的逆周期调节机制。健全市场发生极端情况下的政策储备和应急处置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紧紧依托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强化预期引导,为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是做好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进一步规范持股行权的方式和内容。扎实落实好适当性管理办法。继续加大违法主体先行赔付、行政和解试点、支持诉讼等制度的实施力度。研究设立投资者赔偿基金,推动形成包括司法、行政和市场等多元化投资者赔偿救济体系。加快建设中国投资者网站等服务投资者的基础平台。
资本市场进入严监管时代
提及市场在市场秩序规范、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积极变化,姜洋介绍,一方面,股指运行更加平稳。2016年3月至今,沪深股指稳中有涨,同时股指波幅收窄。另一方面,市场生态环境明显净化。市场炒新、炒差、炒小等投机炒作逐渐得到抑制,投资风格逐渐向价值投资转换。
姜洋还表示,监管层持续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欺诈发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虚假信息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惩治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大股东违规减持、中介机构未履职尽责等乱象。
他还称,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严把上市公司准入关,从源头上防止IPO“病从口入”。2016年以来审结首发企业692家,整体未通过率 27.02%。明确股票类、混合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最高杠杆倍数,强化对分级产品的适当性管理和风险揭示,加强融资融券资本约束,清理场外配资,防止杠杆资金助涨助跌。
姜洋还称,证监会加强金融风险监测监控,切实加强了金融风险监测监控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依托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强化部门沟通,统筹把握政策出台的时机、力度和节奏,保障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证监会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昨日,证监会通报了上半年案件办理情况。上半年启动初步调查和立案调查302起,新增重大案件70起。内幕交易、信披违法及操纵市场案件仍是主要类型,占全部案件数量76%。
与此同时,“并购重组”“举牌要约”成为案件高发领域。上半年,并购重组领域新增案件92起,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并购重组对象、中介机构等相关主体均有涉案,既有利用重组题材实施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也有财务造假信披违法的,部分案件甚至多种违法形态交织复合;举牌要约领域新增案件13起,涉及隐瞒一致行动人关系、超比例持股、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多种违法行为。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称,上半年内幕交易大案要案增加,涉案金额巨大。9起案件交易金额超过1000万元,最高交易金额2.7亿元,最大获利2000多万元。
上半年统计显示,操纵市场行为动用资金、非法获利巨大,涉案主体平均动用资金30亿元,最高达115亿元;非法获利平均达3770万元,最高获利达2亿元。此外,跨境操纵案件持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