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次贷危机惩罚了美国的过度的贪婪,不破不立美国的金融杠杆,债务以及蕴藏在房地产和金融系统的风险已经通过数年的时间化解消化,但其他的国家学会了经验教训了么?呵呵当然是没有,次贷危机之后真正出清的也只有风暴核心的那几个国家,而强大外溢的效应使得金融危机后这场全球货币盛宴极大程度的刺激着全球其他国家疯狂的增加着债务和杠杆,那些当年没有受到到太大影响的风暴外围的国家很显然这方面不足够深刻,当然时隔10年了,那些还经过过次贷危机还活着的人都已经渐渐的老去,新生军记忆中的房地产泡沫已经逐步的只变成了书本上停留的文字;
现在这些问题不是不报,之前只是时候未到而已,但没有痛自然就不会痛定思痛,反而泡沫做的更大,或许未来2-3年之内这些当年风暴外围的国家一定会重演美国版次贷危机的情况,虽然这可能对于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肯定不像美国那么大,但对本国的冲击不会小,不破不立方能完成这轮十余年的全球再平衡的调整;
一条最愿意看到和不愿意看到的新闻:加拿大版“次贷危机”爆发?楼市泡沫下最大房贷公司崩盘, 当然媒体可能会写的煽动一些,但对于亲身经历过08年次贷危机的人而言,home capital的情况很快让我想起英国的一家大的金融机构——NorthRock 北岩银行,可以说是当年金融危机中英国很重要的一个循环点,遭遇被挤兑、之后引发金融体系风险的一家金融机构。
对于这些银行或向非银机构来说本质上最重要的就是在资产负债表。房贷呢就相当于它的资产、而吸收的大量的储蓄和存款包括拆借回来的钱都算作负债端。
资产端和负债端中间权益和资产的关系就是金融机构风控的主要条件。北岩银行当时的存
资产端恶化(造假和违规的操作、房贷的低质被暴露出来),面临着资产端流动性大幅度下降、坏账率上升、还贷人受到收入的影响断贷的比例开始上升; 而另一端的资产端,很多储户对北岩银行失去了信心,产生了不信任,股价开始逐步下跌, 金融机构的失血开始形成典型的负正反馈的机制:股价越跌、市值越小、杠杆越高。
最终结果开始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开始发生挤兑,越是挤兑,存款账户资金大规模流出,而资产端无法快速变现,会发现杠杆越来越高,最终就就了流动性危机,再传导到股价上,股价再反过来影响流动性……
Home Capital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它的逻辑和北岩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问题就在于这些国家的收入、经济情况、利率水平、债务成本,这些变量会在什么时候同时发酵,另外一头就是负债的来源,这些多重变量都在影响着所谓的金融体系的稳定。
(加拿大居民债务/GDP=101%,加拿大居民负债创纪录加拿大居民债务已经超过了其自身的GDP总量)
房价持续上涨、与收入脱钩、人们越来越相信房价不会下跌、住房负担能力理论上来说越来越差、人们还是不断增加杠杆加入到买房大军中,外来资金极速增加继续炒高房价、金融体系的监管及央行不断警告但市场并不买单,发放住房贷款发生违规情况,低收入和无收入者也能获得贷款,这些都不是很好的现象。当零零星星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都会想起06年和07年的疯狂。
Home capital出事之后,加拿大其他几家公司出现了连锁性反应,这也和当年次贷危机的情况非常像,市场质疑的声音、流动性快速收紧、传导……
加拿大不会是最后一个,连锁性的反应会陆陆续续提现,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也在做一个选择:过去一年中针对澳洲、新西兰的房地产在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