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4月份,一直被热议的“小阳春”行情似乎有所降温,三类城市的成交量环比均有小幅下降。
龙头房企同样如此,上一个月猛冲了一把销量、环比增长达155%的恒大,这次往前小跑了几步。
5月7日,中国恒大集团发布公告称,于4月份,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金额为584.1亿元,环比增长约6.4%,同比增长约15.9%;合约销售面积约为554.9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10527元。
虽说环比增幅不大,但相比于1月份实现431.7亿元,2月份215.3亿元,以及3月份翻了一倍至549亿元的情况,恒大在4月份还是走到了今年销售曲线的最高点。
综合来看,2019年1月份至4月份,恒大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达1780.1亿元,稳坐行业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在观点指数最新发布的《2019年1-4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权益销售金额TOP100》中,恒大以1687.2亿元再次重登榜首,碧桂园、万科则以1676.5亿元、1357.4亿元位列其后。
对于恒大而言,权益销售榜的登顶是常态。
在近几年,随着土地成本上升,不少房企为了分散市场风险、减轻资金压力,都选择了合作开发,两家甚至多家房企联合拿地开发已成普遍现象。
就前三甲而言,碧桂园权益占比在70%左右,万科在65%左右,恒大则是95%左右,远超房企平均值,这样的高权益占比也为恒大实际销售金额、利润作了保证。
房地产之外,4月份,许家印依旧执着于他的造车事业。
首先,恒大继续在生产基地广州南沙拿地:4月1日,恒大新能源汽车(广东)有限公司以底价8.47亿元摘得南沙2019NGY-2地块,地块为工业用途,面积85.8万平方米。根据要求,自土地移交之日起,恒大要在1个月内动工开发建设,24个月内建成投产,建设纯电动汽车组装项目。
同时,恒大还于郑州航空港、天津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接连获得地块,用于造车。
收购方面也继续有消息传出,4月26日报道称,恒大正考虑收购两家欧洲汽车制造商,包括卡车制造商帕卡(Paccar)旗下的荷兰达夫卡车(DAF Trucks)和未上市的巴士制造商VDL集团(VDL Groep),目前正进行接触。
据悉,这两家公司将提供卡车和巴士电气化技术,这离许家印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计划又近了一步。目前,恒大已在能源、电池、电机、整车的设计与生产,甚至供销渠道等方面完成布局。
近日又有消息称,于4月底,恒大于内部选调590名员工进入新能源汽车集团,进行了为期6天的培训。
现场有句这样的宣言:“他们曾经是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铁军,现在,他们是迎着集结号奔跑的恒大汽车人。”
显然,许家印正在一步一步努力兑现六月量产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