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科比相关球鞋被炒价,引发平台出手、球迷谴责


北京时间2020年1月27日,一代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意外坠机去世。


不久,球鞋交易平台得物(毒)app上,科比相关球鞋被迅速炒高。


凌晨五点,整个app内KOBE的球鞋全部被一扫而空。普通鞋款价格翻五倍,联名鞋款价格翻十倍,最高价格被炒到2万多。KOBE的鞋款,最便宜的一双双都要2999元。



以一款Nike Zoom Kobe4 球鞋为例,这款鞋在11点左右得物上售价为4119元,最近成交8237比,然而在科比逝世的这一个时间段内,最高成交价被炒到了15999元。


得物app于11点左右发布公告称,倡导理性消费,反对恶意炒作。同时强调,平台上的价格主要受到第三方供需关系的影响。“对平台上出现的少量恶意锁单等炒卖行为的用户,我们将采取按比例扣除保证金、严重者直接封号等处理。”


随后为打击恶意炒卖和囤积行为,加强平台治理,得物app方面还采取了进一步措施,包括对部分科比有关商品实施一个ID限购一件的措施。


同时,已对37名违规用户采取 “下架全部出价,封禁账号7天”的处理措施。



炒鞋风潮在2019年开始刮起。界面新闻曾报道,球鞋已经不仅仅是它的使用价值,更变成“交易属性”。


但在这个时间点,恶意炒高科比相关球鞋的价格,显然令人难以接受。


1月27日上午,微博上已经开始出现#抵制炒卖科比球鞋的标签。对这种炒作逝者发财的行为表达了不满情绪。

苹果iPad迎来十岁生日,让我们回顾“iPhone之母”的巅峰时代

据国外媒体报道,2020年1月27日,是史蒂夫·乔布斯在美国加州旧金山耶尔巴布埃纳艺术中心发布iPad十周年纪念日。这是他在2011年去世前推出的最后一款主要产品。


据报道,在十年前,智能手机的屏幕还只有3.5英寸,而大屏幕的传统笔记本电脑则便携性比较差。乔布斯认为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有发明一种新设备类别的空间,但前提是这种设备在完成某些任务上表现更优越。


然后,他对外隆重推出了苹果公司研发的平板电脑iPad,乔布斯称之为浏览网页、阅读和发送电子邮件、观看照片、观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阅读电子书等的“神奇而革命性的设备”。


乔布斯说:“iPad是我们最先进的产品,它是一种神奇的革命性设备,价格令人难以置信。iPad创造并定义了一个全新的设备类别,它将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亲密、直观和有趣的方式将用户与他们的应用和内容联系起来。”


最初的iPad有9.7英寸显示屏、单核苹果A4处理器、高达64GB的存储空间、256兆内存、广告宣传的10小时电池续航时间、蓝牙2.1、30针连接器和耳机接口。


在美国,仅支持Wi-Fi网络上网的苹果平板电脑起价为499美元,同时具备无线网络和3G手机连接的机型起价为629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最初的iPad缺少摄像头。


苹果公司当时称,iPad只有0.5英寸厚、1.5磅重,比任何笔记本电脑或上网本都薄、轻。


苹果公司于2010年4月3日开始大规模销售iPad,一天后,公司宣布已经售出30多万台。乔布斯在2011年3月发布第二代苹果平板电脑时,给出了平板电脑销售数据的更新,显示苹果在第二代平板上市的前九个月售出了近1500万台iPad。


在过去的十年里,苹果公司每年都会发布新一代的平板电脑,并伴随着一些新的功能和设计变化。我们在下面概述了该设备历史上一些较大的里程碑:


2011年3月— iPad 2:厚度减少了33%,重量减少了15%,采用双核苹果A5处理器,前后摄像头,以及新的白色选项


2012年3月—第三代iPad:视网膜显示器、支持4G移动通信网络接入,苹果A5X处理器,支持录制1080p视频。


2012年10月——第四代iPad:闪电连接器和苹果A6X处理器


2012年10月——iPad mini:小尺寸的苹果平板电脑,配置7.9英寸显示屏。


2013年10月——iPad Air:采用64位苹果A7处理器,比第四代iPad薄20%,轻28%,边框更薄


2014年10月— iPad Air 2:植入了指纹识别功能,全层叠视网膜显示器和苹果A8X处理器


2015年9月— iPad Pro:12.9英寸视网膜显示器、苹果触控笔和智能键盘支持、采用了苹果A9X处理器和四个扬声器。


2017年3月——第五代iPad:9.7英寸视网膜显示器和苹果A9处理器,起价329美元


2017年6月—第二代iPad Pro:最高120赫兹的屏幕刷新率、苹果A10X融合芯片和更薄的边框


2018年3月——第六代iPad:苹果铅笔支持和苹果A10处理器起价329美元


2018年10月—第三代iPad Pro:采用更薄的边框、面部识别、USB-C接口、苹果A12X仿生处理器、高达1TB的存储空间和第二代苹果触控笔。


2019年9月—第七代iPad:10.2英寸视网膜显示器和全尺寸智能键盘支持


展望未来,有传言称苹果将最早在3月更新其iPad Pro产品线。一个关键的新功能预计是一个三镜头主摄像头系统,具有先进的增强现实三维传感技术。


市场巨变


在苹果公司推出平板电脑之后,这被认为是苹果另外一个重大发明,全世界消费电子厂商和个人电脑企业纷纷开始效仿苹果推出平板电脑,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也针对平板电脑进行了优化,支持许多大屏幕的触控应用。


然而,从2014年开始,苹果效仿韩国三星电子走上了智能手机大屏化的道路,苹果手机的销量迎来了新一轮大涨,在苹果公司的引领下,全世界智能手机厂商使用的屏幕越来越大。


智能手机屏幕变大,再加上笔记本电脑的超轻超薄设计(变得更具便携性),这挤压了全世界平板电脑的市场。更具科技市场研究企业IDC等公司的统计报告,全球平板电脑在过去多年中,销量不断下滑,并且成为和个人电脑一样的另外一个“夕阳产业”。


如今,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已经进入到了6英寸的级别,而且外窄边框和全面屏设计让移动设备的有效显示面积继续增加。去年和今年,一些行业领先的智能手机厂商纷纷推出了折叠手机,显示屏面积更大。这已经彻底挤占了平板电脑的生存空间。


在过去五年时间里,已经有许多硬件厂商退出了平板电脑市场,市面上的产品数量也大幅削减。


不过科技媒体普遍认为,未来平板电脑将成为一个小众类应用,并不会从市面上全部消失,尤其在医疗、平面设计等领域,平板电脑仍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应用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苹果公司发明平板电脑多年之后,微软公司对于平板电脑进行了某种改良创新,推出了所谓的“混合型平板”,平板电脑的处理性能向笔记本电脑靠近,配置了外接键盘,进一步模糊了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之间的界限。


iPhone之母


有趣的是,根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公司的iPhone虽然诞生时间早于iPad,但是在苹果公司内部,其实是先有了平板电脑,并且在平板电脑基础上诞生了智能手机。


据报道,苹果公司掌门人乔布斯曾经对微软公司一名高管有关平板电脑的表态感到十分气氛,他决心让苹果团队研发出用户体验更好的平板电脑,用产品驳斥微软公司高管的说法。


随后,苹果团队开发了触控式的应用界面,在一次产品原型演示中,乔布斯感到十分满意,并要求苹果团队把这个平板电脑进行“缩小”,首先开发智能手机,随后苹果改变了全世界的重大产品iPhone终于诞生,并且颠覆了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等传统智能手机厂商。

金准产业研究 电子化工材料国产替代进口分析报告

前言

电子化工材料(Electronic Chemical Materials,简称ECM),指为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电容、电池、印制线路板、液晶显示器等电子元器件的生产而使用的各种精细化学品,是电子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结合的高新技术产品。电子化工材料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前端,没有高质量的电子化工材料就不可能制造出高性能的电子元器件,在电子产业中的作用相当于“生长激素”。

一、电子特气

电子特种气体(简称:电子特气)是特种气体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集成电路(IC)、显示面板(LCD、OLED)、光伏能源、光纤光缆等电子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原材料,广泛应用于薄膜、光刻、刻蚀、掺杂、气相沉积、扩散等工艺,其质量对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电子特气是气体行业的重要分支

气体的产品种类丰富,电子元器件在其生产过程中对气体产品存在多样化需求。例如集成电路制造需经过硅片制造、氧化、光刻、气相沉积、蚀刻、离子注入等工艺环节,这个过程中需要的高纯特种气体和混合气体的种类超过50种,且每一种气体应用在特定的工艺步骤中。此外,在显示面板、LED、太阳能电池片等器件的制造中的不同工艺环节均会用到多种特种气体。

 

电子气体在不同电子元器件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电子特气在其生产过程中涉及合成、纯化、混合气配制、充装、分析检测、气瓶处理等多项工艺技术,下游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尤其是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面板等精密化程度非常高的应用领域,对特种气体的纯化、杂质检测、储运技术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气体纯度:特种气体要求超纯、超净。纯度每提升一个N以及粒子、金属杂质含量浓度每降低一个数量级都将带来工艺复杂度和难度的显著提升。例如,12吋、90nm制程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要求电子特气的纯度要在5N~6N以上,有害的气体杂质浓度需要控制在ppb(10-9);在更为先进的28nm及目前国际一线的6nm~10nm集成电路制程工艺中,电子特气的纯度要求更高,杂质浓度要求甚至达到ppt(10-12)级别。

配比的精度(混合气):随着混合气中产品组分的增加、配制精度的上升,常要求气体供应商能够对多种ppm(10-6)乃至ppb(10-9)级浓度的气体组分进行精细操作,其配制过程的难度与复杂程度也显著增大。

气体储运:保证气体在存储、运输、使用过程中不会被二次污染,对气瓶内部、内壁表面的处理涉及多项工艺,均依赖于长期的行业探索和研发;此外,对于某些具有高毒性或危险性的气体,需要使用负压气瓶储运,以减少危险气体泄露风险。

气体分析检测:由于需要检测的杂质含量低至ppb级别,需要使用特殊的气相色谱、ICP-AES、ICP-MS等非常规分析方法。

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大。据金准产业研究团队统计,2017年全球特种气体的市场规模达241亿美元,其中电子领域(包括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纤光缆等)的特种气体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00亿美元;中国特种气体的市场规模约178亿元,其中电子领域的特种气体市场规模约100亿元。

半导体用电子特气行业增速高。在半导体领域,电子特气在半导体制造的材料成本中占比高达13%,是仅次于硅片的第二大材料。仅从集成电路用电子气体来看,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2018年全球集成电路用电子气体的市场规模达到45.12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中国集成电路用电子特气的市场规模约4.89亿美元。

 

2018年全球半导体制造材料成本结构

 

全球集成电路用电子气体市场规模

金准产业研究团队分析,基于未来几年中国大陆地区半导体、显示面板等主要电子元器件的新增产能较多,以及电子化工材料的进口替代需求强烈,国内电子特气行业将迎来高速增长。

半导体、显示面板等电子产业链东移,中国电子产业市场规模急剧扩张。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国,且2017~2020年间中国大陆新建半导体晶圆厂数量占全球新增总数高达42%;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出货量已在2019年1季度跃居全球第一,全球占比超过50%。

海外垄断格局明显,国产替代迫在眉睫。目前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被几家海外龙头企业垄断,国内电子特气的进口依存度超过80%,在半导体、显示面板产业链国产化趋势下,上游原材料受制于人的局面亟待改变。

由于技术壁垒高、制备难度大,目前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被几家海外龙头企业垄断。主要公司有美国空气化工产品公司、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日本大阳日酸株式会社、美国普莱克斯公司、德国林德集团(2018年与美国普莱克斯公司合并)等,合计占据全球市场94%的份额。中国的电子特气市场中,外资巨头也牢牢控制了85%的市场份额,进口替代需求强烈。

 

全球电子特气市场格局

 

国内电子特气市场格局

金准产业研究团队分析,进口替代的驱动因素主要为技术突破。国产工业气体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达到电子级气体的产品仍然较少。部分国产产品已实现技术突破,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半导体生产用电子气体的技术水平和工艺要求,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企业已有突破,部分电子特气产品已进入半导体产业链。相比海外公司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国内电子特气产能相对分散,细分领域公司数量较多。相对海外巨头每家公司都有众多电子特气产品类别批量进入半导体制造产业链,国内企业目前每家公司仅有个别电子特气产品打入本土半导体产业链,尚与海外公司有较大差距。

二、光刻胶

光刻胶是电子领域微细图形加工的关键性材料,在半导体、LCD、PCB等行业的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光刻胶是利用光化学反应,经光刻工艺将所需要的微细图形从掩膜板转移到代加工基片上的图形转移介质,是光电信息产业的微细图形线路加工制作的关键性材料。

在微电子制造业精细加工从微米级、亚微米级、深亚微米级进入到纳米级水平的过程中,光刻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光刻胶自1959年被发明以来就成为半导体生产中最核心的工艺材料之一;随后光刻胶被改进运用到PCB板的制造工艺,成为PCB生产的重要材料;20世纪90年代,光刻胶又被运用到平板显示的加工制造,对平板显示面板的大尺寸化、高精细化、彩色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按照下游应用,光刻胶可分为半导体用光刻胶、LCD用光刻胶、PCB用光刻胶等,其技术壁垒依次降低。相应地,PCB光刻胶是目前国产替代进度最快的,LCD光刻胶替代进度相对较快,半导体光刻胶目前国产技术较国外先进技术差距最大。

在半导体领域,光刻工艺的成本约为整个芯片制造工艺的30%,耗时约占整个芯片工艺的40%~50%,是芯片制造中最核心的工艺。光刻胶的质量和性能是影响集成电路性能、成品率及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光刻胶材料及其配套化学品约占IC制造材料总成本的12%左右,是继硅片、电子气体的第三大IC制造材料。半导体用光刻胶的曝光波长由宽谱紫外向g线(436nm)→i线(365nm)→KrF(248nm)→ArF(193nm)→EUV(13.5nm)的方向移动,波长越小,加工分辨率越佳。

LCD领域,彩色光刻胶和黑色光刻胶是制备彩色滤光片的核心材料,占彩色滤光片成本的27%左右。彩色滤光片是TFT-LCD实现彩色显示的关键器件,占TFT-LCD面板制造成本的15%左右。

PCB领域,光刻胶主要包括干膜光刻胶、湿膜光刻胶、光成像阻焊油墨,约占PCB制造成本的3%。

 

光刻胶的分类

光刻胶的组成成分主要为感光剂(光引发剂)、聚合剂(感光树脂)、溶剂与助剂构成。其中,光引发剂是光刻胶的最关键成分,对光刻胶的感光度、分辨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光刻胶的组成成分

光刻胶产品是电子化工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材料之一,研发难度极大。

纯度要求高、工艺复杂:由于光刻胶用于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图形加工,光刻胶产品需要严格控制质量。光刻胶及其专用化学品的化学结构特殊,品质要求高,微粒子及金属离子含量极低,生产工艺复杂,其研发和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

配方技术:光刻胶的品种非常多,针对不同应用需求,通过调整光刻胶的配方,满足差异化的应用需求,是光刻胶制造商最核心的技术。

光刻机的配套需求:光刻胶需要有相应的光刻机与之配对调试,资金壁垒较高。目前全球光刻机核心技术处于垄断状态,只有荷兰ASML公司可制造EUV光刻机,售价超过1亿欧元;而技术水平稍低的DUV光刻机,售价为2000~5000万美元;目前国内只有一家企业可制造光刻机,且技术等级较低。

体量壁垒:光刻胶企业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相对于国内厂商,国外光刻胶厂商的公司规模更大,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供应产品齐全,光刻胶种类丰富,同时有着较为全面的配套化学品,方便下游客户采购和共同研发合作。

光刻胶全球市场规模近90亿美元,中国本土供应占比仅有10%左右,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光刻胶市场总需求不断提升。2019年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预计近90亿美元,自2010年至今CAGR约5.4%,金准产业研究团队预计未来3年仍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预计至2022年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

中国光刻胶市场需求增速高于国际平均,但中国本土供应量在全球的占比仅有10%左右,发展空间巨大。受益半导体、显示面板、PCB产业东移的趋势,2019年我国光刻胶市场本土供应量约70亿元,自2011年至今CAGR达到11%,远高于全球平均5%的增速,但市场规模全球占比仅为10%左右,发展空间巨大。2017年我国光刻胶需求量为8万吨,产量为7.6万吨,供需缺口0.4万吨,其中中国本土的光刻胶产量仅有4.4万吨,仅占中国产量的58%。

全球市场中,半导体、LCD、PCB用光刻胶的供应结构较为均衡;但中国市场中,本土供应以PCB用光刻胶为主,LCD、半导体用光刻胶供应量占比极低。

 

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

 

中国光刻胶市场本土供应量

 

中国光刻胶市场供需情况

 

中国光刻胶需求对外依存度

 

全球光刻胶市场结构

 

中国本土企业光刻胶生产结构

半导体是光刻胶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光刻和刻蚀技术是半导体芯片在精细线路图形加工中最重要的工艺,决定着芯片的最小特征尺寸。光刻工艺的成本约为整个芯片制造工艺的30%,耗时约占整个芯片工艺的40%~50%,是芯片制造中最核心的工艺。光刻胶及其配套化学品在芯片制造材料成本中的占比高达12%,是继硅片、电子气体的第三大IC制造材料。

半导体光刻胶是光刻胶中最高端的品种,技术难度最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根据所使用的光源不同,光刻技术经历了从紫外(UV,g线436nm和i线365nm)到深紫外(DUV,248nm和193nm)再到下一代的极紫外(EUV,13.5nm)的发展过程。

光刻胶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随着半导体线路图形越来越小,光刻工艺对光刻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据金准产业研究团队测算,2018年全球半导体用光刻胶市场规模约13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年均增速约8%~10%;中国半导体用光刻胶市场规模约23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5年年均增速约10%。

 

全球半导体制造材料成本结构

 

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分地区市场份额

 

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

 

中国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

半导体光刻胶各品种中,目前g线和i线光刻胶的市场份额较大,ArF光刻胶市场增速最快。

紫外光刻胶:g线和i线光刻胶的使用量目前占据24%的市场份额,但二者对应的半导体制程节点均为早期。未来汽车电子、物联网等产业的发展将一定程度增加g线、i线光刻胶的需求。

深紫外光刻胶:KrF、ArF光刻胶对应的制程节点较为先进,目前合计占有63%的市场份额。随着精细化需求的增加,预计未来KrF光刻胶不断增长并逐渐替代i线光刻胶;随着12吋晶圆生产线的大批量兴建和多次曝光工艺的大量应用,预计未来ArF光刻胶将快速成长。

极紫外光刻胶:EUV光刻胶的出现突破了10nm分辨率的瓶颈,但目前极紫外光刻胶实现产业化尚需时日,仅有少数几家大型海外公司拥有此项技术。

目前KrF和ArF光刻胶的核心技术基本被日本和美国企业垄断,合计市场份额高达95%以上。日、美企业在高分辨率光刻胶领域的技术实力遥遥领先中国本土企业。东京应化、陶氏化学、合成橡胶、富士胶片、住友化学等国际一流企业均已实现ArF光刻胶的量产,且在EUV光刻胶有所布局。

金准产业研究团队分析,我国半导体光刻胶市场中,本土企业市占率极低,技术差距较大。2017年中国半导体光刻胶市场份额占全球的32%,居世界首位,但适用于6吋硅片的g线/i线光刻胶的自给率约为20%,适用于8吋硅片的KrF光刻胶的自给率不足5%,而适用于12吋硅片的ArF光刻胶完全依赖进口。

全球LCD光刻胶市场规模约23亿美元,未来增速约4% 。彩色滤光片用的光刻胶占LCD面板材料成本的4%左右。彩色滤光片是LCD彩色显像的关键部件,其成本占整个彩色LCD面板制造成本的15%左右,彩色滤光片的核心制造材料是光阻(彩色光刻胶和黑色光刻胶),合计占彩色滤光片材料成本的27%左右,其中黑色光刻胶占比6~8%、彩色光刻胶占比20%左右。

LCD面板领域需要的光刻胶品种还包括触摸屏用光刻胶、TFT正性胶等,这些品种用量较小。

LCD光刻胶全球市场规模约23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约9亿美元。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9年全球LCD用光刻胶市场规模约23亿美元,过去5年平均增速在4%左右,预计未来3年增速也在4%左右。2019年中国LCD面板产能占全球比重已达40%左右,据此测算中国LCD光刻胶市场规模约9亿美元。

 

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

 

LCD彩色滤光片成本结构

LCD光刻胶的全球供应集中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海外企业市占率超过90%。彩色滤光片所需的高分子颜料和颜料的分散技术主要集中在Ciba等日本颜料厂商手中,因此彩色光刻胶和黑色光刻胶的核心技术基本被日本和韩国企业垄断。

国内企业积极进军布局。TFT正性胶等较低端产品方面,国内企业技术较为成熟;彩色光刻胶方面,目前仅永太科技有较为成熟的产品,其他企业多处研发阶段。

全球PCB光刻胶市场规模约2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50%以上 。PCB光刻胶主要品种有干膜光刻胶、湿膜光刻胶(又称液态光致抗蚀剂、线路油墨)、光成像阻焊油墨等。湿膜性能优于干膜,未来湿膜光刻胶有望逐步替代干膜光刻胶。湿膜相比干膜具有高精度、低成本的优势,容易得到高分辨率,满足PCB高性能的要求。PCB行业成本中,光刻胶及油墨的占比约3~5%。

全球PCB光刻胶市场规模在20亿美元左右,中国市场规模占比达50%以上。随着PCB光刻胶外企东移和内资企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PCB光刻胶生产基地。

 

PCB光刻胶分类

 

PCB成本结构

PCB光刻胶全球市场行业集中度较高。干膜光刻胶方面,台湾长兴化学、日本旭化成、日本日立化成三家公司就占据了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光成像阻焊油墨方面,日本太阳油墨占据全球60%左右的市场份额,前十家公司合计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国内市场中,PCB光刻胶的国产化渗透率较高,中国内资企业已在国内PCB市场中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国产光刻胶进口替代速度:PCB>液晶面板>半导体 。进口替代的驱动因素主要为技术突破。国产光刻胶的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差距较大,但部分内资企业已实现了中端产品(如半导体用g/i线光刻胶、LCD用光刻胶)的技术突破,产品已进入国产知名半导体、显示面板企业供应链。

从技术水平来看,PCB光刻胶是目前国产替代进度最快的,国产化率已达50%以上;面板光刻胶进度相对较快,国产化率在10%左右;半导体光刻胶国内技术较海外先进技术差距较大,国产化率不足5%。

结语

金准产业研究团队认为,目前正处于国内第三次进口替代(电子信息产业的进口替代)的浪潮中,半导体、显示面板等电子产业链持续向中国转移,中国电子产业市场规模急剧扩张,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国家、液晶面板出货量最大的国家,且未来几年全球的半导体、显示面板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中国电子元器件的国产化率将大幅提升。但与此同时,上游原材料受制于人的局面亟待改变,部分高端电子化工材料的供应仍以外资企业为主,国产替代需求迫切。而电子特种气体和光刻胶是上游材料中最重要的两种原材料,虽然有着很高的技术门槛,但我国在这两种材料上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腾讯上线发热门诊地图,已收录14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

字节跳动春节抄底,6.3亿买到《囧妈》在线点播权

1月24日,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及欢喜首映共同宣布,贺岁电影《囧妈》将于大年初一登录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火山版等在线平台,并免费播放。


据欢喜传媒公告,1月23日,欢喜传媒全资附属公司欢欢喜喜与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订立合作协议,据此,欢欢喜喜及字节跳动将于在线视频相关的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字节跳动将向欢欢喜喜最少支付人民币六亿三仟万元(6.3亿元,相当于约港币7亿元)作为代价。


公告显示,欢欢喜喜与字节跳动将分两阶段于下列领域展开合作。第一阶段合作期间为合作协议签署之日起6个月。


此阶段,字节跳动将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平台内,为欢喜首映APP设立独立入口进行导流,共享由长视频带来的付费播放收益分成;欢喜首映APP独家播映的院线新片,在欢喜首映平台上线后,可在一定期限内授予指定的字节跳动旗下产品使用。


此外,字节跳动将向欢喜传媒出品的影视项目提供全面的宣推支持;彼此对双方的项目享有优先投资权,双方都将协调核心资源共同制作更受观众喜爱的影视内容。


第二阶段合作期间为第一阶段届满之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合作重点包括双方共建院线频道,共同打造“首映”流媒体平台;及双方共同出资制作购买影视内容的新媒体版权。


此外,欢喜传媒还表示,未来集团将开放影视项目资源,为字节跳动及其关联方提供植入广告、联合推广、异业合作等资源,促进字节跳动的影视业务发展。


字节跳动已在此前逐步介入影视出品,本次春节档的另一部影片《唐人街探案3》和国庆档票房冠军《我和我的祖国》,其背后都有字节跳动的参与。


而长剧集方面,其也先后买下了《家有仙妻》《铁齿铜牙纪晓岚》《家有儿女》《黑冰》等多部爆款老剧。


欢喜传媒能够快速和字节跳动达成协议也颇有些出人意料。毕竟,《囧妈》因为之前的突然提档已经出现了负面口碑,而这一次,舆论扭转,欢喜传媒也一跃成为了良心出品。收益方面,按照传统分账模式,电影的制片方和发行方分到的钱大约是总票房的40%,而按6.3亿算,《囧妈》的票房至少要达到16亿才能拿到这个数字。


而且,欢喜和字节跳动签署的协议中还显示,超额收益会继续分成,6.3亿只是最少的交易金额。


最重要的是,字节跳动还会给欢喜首映这个平台做独立入口导流,按照字节跳动目前的广告报价,欢喜无疑会因此剩下一大笔宣发费用。


对双方来说,这都是非常时期的一次双赢合作。虽然模式上可能仍存在缺陷,但也是电影行业一次新的试水。


而字节跳动,用6.3亿的价格,在春节期间完成了一次不弱于春晚红包的曝光和引流,并且获得了影视行业内部分的话语权,怎么看都是赚了。

数据中心及个人电脑需求带动全年业绩,英特尔2019年营收增长2%

尽管在先进制程之争中落后台积电,部分处理器产品供货不足,半导体巨头英特尔仍交出亮眼业绩。


美股1月23日盘后,英特尔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在截至12月28日的这一财季,不计入某些一次性项目,英特尔第四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6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59亿美元相比增长13%;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52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28美元相比增长19%。


英特尔第四季度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收益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且2020财年第一季度和全年业绩展望也均超出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大涨近7%。


2019年全年来看,英特尔总营收同比增长2%至720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为218亿美元,同比增长1%。


英特尔第四季度业绩主要受益于高利润产品的增长,其中包括用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芯片。据财报,业务包含该类芯片销售的英特尔数据中心集团第四季度营收为72.13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60.69亿美元。英特尔首席财务官乔治·戴维斯(George Davis)在称,服务器芯片需求使收入大大高于华尔街和英特尔的预期。


另一方面,主要销售个人电脑芯片的客户计算集团第四季度净营收为100.10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98.22亿美元,取得2%轻微增长,超过英特尔此前的持平预期。随着微软宣布对Windows 7系统停止支持,系统换代使得个人电脑需求增长。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第四季度PC出货量增长4.8%。


英特尔可编程解决方案集团第四季度营收为5.05亿美元,相比上年同期为6.12亿美元,同比下滑17%。是唯一营收下降的业务部门。


根据对当前业务状况的评估,英特尔对2020年全年业绩表示乐观。该公司表示,预计本年度销售额将达到约735亿美元。分析师预计销售额将达到709.8亿美元。戴维斯称,英特尔对本年度的增长预测“确实反映了全球对我们的数据中心产品的强劲需求,其中以云计算厂商为首。”


随着芯片特征尺寸的不断微缩,逐渐达到了半导体制造设备和制程工艺的极限,能够提供10纳米及更先进制程工艺芯片制造的厂商只剩下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这三家。目前英特尔正努力扩大10纳米先进制程芯片的生产,以保持芯片行业领先地位,但该类芯片生产成本高昂。


另一方面,英特尔14纳米芯片供应缺货,未能满足客户需求,对供应链造成影响。2019年12月,英特尔罕见公开向合作伙伴致歉,表示14纳米处理器供应不足的问题至今仍尚未解决,为下游厂商带来困扰。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司睿博在一次电话会议上对分析师表示供应仍然紧张,并称已加大资本投入,提高产能。


制程转换和缺货问题令英特尔竞争对手AMD赢得市场机会,后者目前努力向市场提供个人电脑和服务器芯片,挑战英特尔。一些评测显示AMD产品已经在性能优于英特尔,同时,AMD芯片已在部分市场取得进展,据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研究,英特尔笔记本电脑芯片中的市场份额从2018年初的近96%下降到去年年底的82.5%。


对半导体行业整体而言,英特尔本次财报是在台积电、德州仪器发布业绩后再度释放乐观信号,财报发布后,主要芯片厂商英伟达、美光、AMD在盘后交易时段股价均上涨超过1.5%自今年年初以来,费城半导体指数已上涨5%以上,并于周四创下新纪录。


发布财报当日,英特尔收于每股63.32美元,盘后大涨5.57%,报每股66.85美元。

专家解析浙江病例:新型冠状病毒在潜伏期具备感染性

自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如何有效防护,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1月24日,在接受《都市快报》采访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教授介绍称,通过对浙江省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从武汉来或者在武汉逗留时间比较长的,或者长期在武汉居住的人员,往往是病毒感染量比较高的病人,病情也会比较重。如果只是短暂经过武汉,或者只是和疫区的人接触感染的,相对来说症状就比较轻。


另外,值得关注的还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最长为14天。盛吉芳介绍,在病毒潜伏期,患者不会任何典型症状,但已经具备传染性了。


“有一个患者是从武汉来杭州参加会议的,到杭州时他没有发病,咳嗽、发烧这些典型症状都没有。可是没过多久,和他接触过的一个同事传染上了。就在这个时候,他自己还是没有发病。直到会议结束回到武汉后,又过了2天他才发病。”她举例介绍称。


盛吉芳介绍,不同的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程发展、临床症状表现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可能有人感染后马上就出现症状了,而另一人感染后,潜伏期内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普通市民很难去甄别。


因此,盛吉芳建议,从1月23日开始,武汉进出航班、车辆等已经是停封状态。在此前离开武汉,但是还未到14天的人群,应该自行隔离,或者有症状的应及时去医院筛查,进行有效的治疗。


“所以我还是这句话,武汉回来的,或者疫源地有接触的,应该做好自行隔离,隔离期间不要和他人接触,不要把病毒播散给家人、同事、朋友,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她提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