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亚马逊首家无人杂货店来了:比Amazon Go更大,触角伸向社区零售

美国当地时间周二,亚马逊位于西雅图国会山附近的首家无人杂货店正式营业,标志着这家互联网巨头正以更迅猛的姿态进入美国消费行业。


还记得亚马逊闻名各地的无人便利店Amazon Go吗?这家新开的商店正如它的姊妹篇,叫做Amazon Go Grocery,只不过变成了放大版。


这家无人杂货店面积达10400平方英尺(约合966平方米),店内可陈列约5000件商品,其中包括普通便利店不常见的有机蔬菜、鲜肉和葡萄酒等。


相较于面向上班族的Amazon Go,Amazon Go Grocery以其商品属性主要服务于社区居民。亚马逊实体零售部门副总裁卡梅伦·詹尼斯曾对媒体表示,Amazon Go Grocery是为购物者储存厨房所需而存在,并帮助他们准备晚餐,是某种“社区市场”。


这正是亚马逊伸向社区零售的一只触手。


在技术应用上,Amazon Go Grocery还没有特别创新之处,与此前的20多家无人便利店相差无几。在摄像头、货架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消费者只需在进店处扫描亚马逊App二维码,并自主挑选任何想要的商品,最后径直带着战利品走出商店就可以了——随后你的手机将得到自动结算和扣费的提示。


当然,这家店还谈不上“完美”,例如,它还没有灵活解决散装产品称重和定价的问题。目前亚马逊的方案是,散装产品均进行单个标价,比如香蕉0.19美元一个,鳄梨0.49美元一个,鲜肉也以独立包装代替了传统柜台,酒类则有员工现场检查ID。


据报道,这家杂货店的农产品主要来自全食超市的供应链,亚马逊在2017年以13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连锁超市。其他产品来自一些知名品牌商及亚马逊自由品牌,例如Happy Belly。


尽管亚马逊正在扩大其实体零售版图,但从收益情况来看,似乎并没有带来惊喜。


据腾讯科技报道,亚马逊曾预估Amazon Go将在2020年创造超过6.39亿美元的收入,这个数字在2018年仅为2800万美元。不过,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 Research的报告指出,Amazon Go的收入并不如预期,而且其运营亏损仍在扩大。


不仅如此,就连以高价购回的全食超市为主体的实体零售部门,也成为了亚马逊2019年Q4报告中唯一销售放缓的部门。


但亚马逊似乎还是那个认为自己经得起亏损的亚马逊,它的愿景仍是让消费者尽可能多的接触到自己的产品,正如曾经优惠的Prime会员制度让亚马逊大受欢迎。


它挣钱的地方永远在别处。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亚马逊或将出售无人收银技术。该公司正在讨论将其无人收银技术授权给潜在客户,例如便利店以及机场、体育馆中的商店等。

中国799位企业家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马云为中国首富


2月26日消息,胡润研究院发布2020年全球富豪榜,共有2816位来自71个国家、2182家公司的十亿美金身家企业家上榜。这是一个全新的记录,比去年多出了346人。


其中,来自中国的有799位,比美国多173位。印度、德国和英国其次,各有100多位。中国新增182位占据所有新增人数的40%。


全球首富仍然是亚马逊56岁的CEO杰夫·贝佐斯,他以约9800亿人民币身家第三年守住了这个位置,尽管这个数字相较去年下降了5%。其前妻麦肯齐以3080亿人民币首次上榜,排在第22位。


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分别以7400亿和7100亿人民币位列第三第四。



56岁的马云为中国首富,他的财富相较去年增长15%至3150亿元,在全球位列第21位,比去年上升一位。紧随其后的是马化腾(3080亿人民币)、许家印(2310亿人民币)、92岁的李嘉诚(2000亿人民币)和92岁的李兆基(1890亿人民币)。


此外,华为76岁的任正非财富增长了7%,达到210亿人民币,位列全球第903位。


从行业角度看,科技行业创造的财富占总财富的18%,其次是投资,占11%,零售占9%,房地产占8.5%。按人数计算,12.7%的上榜企业家主要财富来源是科技,其次是房地产,占9.6%,制造业占8.7%,投资占8.6%。


据统计,财富增长的1811人中,479人为新面孔,其中有一半来自科技(74人)、制造业(52人)、房地产(41人)、医药(43人)、零售(30人)和食品饮料行业(30人)。


胡润表示:“今天的世界上有超过6500位的十亿美金企业家,比去年增加了500人,假设我们每发现一个人,可能至少还有一个漏网之鱼,尤其是在海湾国家。我们在美国发现了626位十亿美金企业家,实际人数至少应该是这个数字的两倍,超过1,000人;在中国我们发现了799位十亿美金企业家,实际人数应该近2000人。”


B站即将上线“空中课堂”,搞学习得到官方认证

继“云蹦迪”吸引大量乐迷之后,更多老师和学生将成为B站用户。


近日,上海市教委宣布,自3月2日起,全市中小学生将全面开启“空中课堂”教学。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将成为市教委指定的网络学习平台之一,上千名市教委组织的教师将借助B站“直播+点播”的双渠道,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大量免费优质课程。


学生用户搜索“上海空中课堂”,即可进入空中授课。在B站手机端首页,“学习区”频道设有“空中课堂”专属标签入口。


事实上,B站的教育类内容在近两年已成为重点板块。官方数据显示,在2018年,就有1827万人在B站学习,是当年高考人数的2倍。去年10月30日,B站还正式上线了付费课程,平台作为学习社区的属性越来越强。


如今,疫情之下的网课成为刚需,在B站“搞学习”得到了更多官方认证。


目前,B站已完成《中小学生防疫公开课》的首播,面向从一年级至高三学生的名师讲堂将陆续上线B站。教师直播课堂结束后,学生也可以选择点播观看课程回放。


此前,B站还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光华学院、学而思网校、上海格致中学等上百家高校和教育机构,上线“B站不停学”的课程专题,提供涵盖从小学到高中的义务教育课程,计算机、会计、教师资格证等成人专业课,还有一些人文艺术方面的兴趣课堂。


实际上,同样提供线上学习功能的平台还有腾讯教育、钉钉等。腾讯教育还推出了“全家桶”方案,学校和老师不仅可以通过平台完成授课,还可以完成在线辅导与答疑、远程会议、消息通知等工作。


但它们的受欢迎程度似乎不敌B站。相比之下,B站不仅是一个教学工具——独特的弹幕互动和学习体验更符合年轻人的喜好,自主氛围也更强。B站数据显示,被用户称为 “study with me”的学习直播,2019年有超4600万人次观看,总互动弹幕数超3000万。2019年,B站学习类UP主数量同比增长151%,学习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274%。


B站在“搞学习”的路上越走越远,很多用户已经把“在B站学习”当成常态。一位上传过不少音乐类视频的UP主表示,自己在B站上传了原创内容,同时又在平台收获很多,“我毕设里用到的一个软件还是在B站学的。”


不过,内容版权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不少用户反映,平台上的一些网课未经官方授权,个人UP主擅自搬运资源,存在侵权的问题。对此,B站回复界面新闻称,如果是侵权内容,首页最下面有申诉渠道,提交材料后,平台会第一时间会核实,核实属实就会立即下架。

英特尔推出5G网络基础设施芯片产品,博弈无线基站芯片市场

尽管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失意,但老牌芯片厂商英特尔5G雄心未减。


2月24日,英特尔宣布推出一系列5G网络基础设施芯片产品组合,包括面向无线基站的10纳米凌动P5900集成芯片、全新第二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等。


在英特尔一系列软硬件产品中,凌动P5900最受关注,其采用英特尔10纳米制程,是全球首款提供无线基站、可运用在5G网络初期部署的解决方案。


“可以将凌动P5900理解为英特尔为基站所定制的一颗通用CPU。”英特尔数据平台事业部、网络平台事业部高级总监杜唯扬介绍,P5900是英特尔基于传统研发芯片过程中所累积的经验设计打造,能够针对高带宽与低时延要求,提供可满足当前及未来5G基站需求的功能。


对于5G无线基站市场,英特尔抱有巨大期待。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数据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孙纳颐(Navin Shenoy)预计,到2023年,整个芯片市场中网络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美元。同时,该公司预计,到2021年,英特尔将占领5G基站约40%的细分市场份额,成为基站市场的领先芯片提供商。


在英特尔内部,5G业务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在一系列5G产品正式商用后,英特尔5G业务更多集中在接入网、核心网和边缘端。根据英特尔预测,在2024年前,全球将建立600万座5G无线基地台,这将是英特尔5G业务的重要市场支撑。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数据平台事业部网络平台事业部总经理Dan Rodriguez称,“5G将无线、计算和云结合在一起, 可以提供丰富新体验和服务,从根本上改变英特尔对计算交付的看法,并要求所有网络进行变革。”


孙纳颐告诉界面新闻,英特尔能够为客户提供设计、交付和部署5G解决方案的最快速有效途径。


在电信设备客户上,英特尔结盟爱立信、中兴通讯等重要合作伙伴。Dan Rodriguez表示,也正是电信设备厂商积极参与,英特尔5G无线基站细分市场份额目标将提前一年达成。


另一方面,除电信设备商以外,英特尔正与多家企业展开战略合作,以提升网络基础设施的能力,并加速推进市场中的边缘解决方案,包括戴尔、慧与、联想、广达旗下云达、日本乐天等。


凌动P5900正式商用后,英特尔计算产品线将从CPU、FPGA、AI芯片延伸到5G基站芯片。未来,英特尔将可提供5G电信营运商所需的从云端到边缘端各类5G芯片解决方案,形成与现有5G领域领先者华为的高度竞争。


市场分析机构Moor Insights & Strategy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认为,英特尔5G软硬件产品的推出,正值当前全球各大电信营运商朝5G时代进行部署之际,英特尔及时快速进军全新市场领域,欲实现其业务发展的多元化。


随着今年全球层面5G商用化的准备就绪,通信设备厂商之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IHS Markit数据显示,2018年华为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的占有率为31%,爱立信和诺基亚的合并份额为近50%,三星电子为5%。在基站芯片领域,华为芯片自研,由台积电制造。爱立信和诺基亚在内部设计自有芯片,并协同博通等厂商共同开发。三星作为全球最大内存芯片制造商,也具备设计和制造5G基站芯片能力。随着在市场广泛结盟并加速参与,英特尔将有望挑战华为当前在全球5G市场的影响力。


对于5G业务的下一步进展,英特尔保持乐观态度。英特尔CEO司睿博称,随着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将采用英特尔芯片架构方案,使英特尔的业务扩展至更广泛领域。

被VC以50亿美元收购后,云数据管理厂商Veeam发力混合云

云计算市场的快速增长,为产业上下游服务商提供了机会,Veaam(卫盟软件)就是其中之一。


2月19日,Veeam推出数据备份解决方案Veeam Availability Suite v10,新产品加强了混合云环境数据管理和保护,提高了数据的可用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为网络连接存储(NAS)提供现代文件数据保护,并强化了勒索软件保护。 Veeam首席技术官Danny Allan称,在数据保护商,Veeam为混合云环境创建了最简单、最灵活和最可靠的解决方案。


Veeam由两位俄罗斯人Ratmir Timashev和Andrei Baronov在2006年于美国创立,不过总部注册地却在瑞士。


这是一家专门为企业客户提供备份和灾难恢复服务的数据管理公司,该公司的虚拟备份和复原技术近年快速增长。它在第一轮机构融资中筹集到了5亿美元,该轮融资由Insight Partners牵头,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参与投资。


在数据备份和恢复领域,作为老牌云数据管理服务厂商,Veeam赶上了公有云发展的大浪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认为,Veeam的合作伙伴和系统集成商生态系统,使其能够为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客户提供支持。


目前,Veeam累积客户超过36.5万家,包括81%的财富500强企业,和66%的福布斯全球2000大企业。


Veeam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年度经常性收入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24%。2019年截至第三季度,Veeam订单总额超过1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34家达到该销售成绩的纯软件公司。据福布斯统计显示,以销售额计算,Veeam仅次于美国社交软件公司Snap。


在2019年VeeamON大会上, 联合创始人Timashev将10亿美元收入定为分水岭,完成公司第一阶段任务后,将展开第二阶段的混合云转型。


Veeam将把未来5至10年间的战略重心之放在跨云、跨平台的混合云上,该公司调查称,73%的企业都将采用混合云方案。


“保护数据不仅对维持业务连续性至关重要,也对保持竞争优势、法律合规和维护品牌声誉有重要意义。尽管云计算有望带来显著的业务效益,但是IT决策者仍须主动采取措施保护关键数据,在出现宕机、灾难或网络攻击时确保业务连续性。”Veeam联合创始人兼时任全球销售及营销执行副总裁Ratmir Timashev在2019年AWS re:Invent峰会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称。


不过,在2020年1月,公司架构发生了重大变化。Veeam宣布投资机构Insight Partners将以50亿美元收购公司,并任命William Largent为行政总裁。收购完成后,两位俄国创始人将会退出管理层和董事会, Veeam董事会进行改组和迁移,成为美国公司。


Veeam中国区总经理张弘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解释,Veeam是一家纯渠道公司,即不同行业的合作伙伴可以基于Veeam上层API获得备份、容灾、分析等数据管理能力。


而目前Veeam也正经历业务转型,从维护自建平台过渡到以支持云端平台为主力收入。张弘透露,目前在中国市场,Veeam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6%。而其云端数据管理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有一定技术领先优势。2015年,Veeam进入中国市场,公开资料显示,Veeam与腾讯、阿里、华为等公司存在合作关系。

金准产业研究 晶圆代工产业分析报告

前言

晶圆代工有着高资本壁垒和技术壁垒,行业十多年没有新的竞争者出现且越来越多现有玩家放弃先进制程追赶。根据金准产业研究团队预测,2019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约627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约15%。预计2018~2023年晶圆代工市场复合增速为4.9%。2019年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市场约2149亿元,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结构将继续由“小设计-小制造-大封测”向“大设计-中制造-中封测”转型,产业结构更趋于合理。

一、先进制程比重不断提升

1.1晶圆代工市场保持增长

根据gartner预测,2019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约627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约15%。预计2018~2023年晶圆代工市场复合增速为4.9%。

晶圆代工市场占半导体市场约15%

开创专业分工模式,晶圆代工厂在半导体产业链中越来越重要。台积电开创了晶圆代工+IC设计的模式。随着半导体制造规模效应的凸显,以及技术和资金壁垒的提升,IDM模式下的厂商扩张难度加大,沉没成本提高。目前垂直分工模式成为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半导体新进入者大多采用Fabless模式,同时有更多的IDM公司如AMD、NXP、TI等都将走向Fabless或Fablite模式。

晶圆代工创造半导体行业分工模式

在晶圆代工的支持下,IC设计厂迅速崛起。根据ICInsight数据,2009~2019年IC设计行业的收入复合增速为8%,IDM行业的收入复合增速为5%。IC设计的繁荣兴起与先进制程的资本、技术密度提升,使得以台积电为代表的晶圆代工厂(Foundry)在半导体产业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IC设计厂与IDM的半导体业务收入(十亿美元)

2020年晶圆代工市场重返增长,0.016micron、0.032micron为当前收入占比最高的节点。根据Gartner,2019年全球晶圆代工收入627亿美元,增速为-0.2%。预计2020年增速回到8%。结构上,收入贡献最大的为0.016micron(12/14/16nm),达到97亿美元;其次为0.032micron(22/28/32nm),达到86亿美元。10nm预计26亿美元,7nm预计85亿美元。台积电2019年收入为346亿美元,占比达55%。

全球晶圆代工行业收入(亿美元)

根据Gartner,从产能分布角度而言,2019年全球晶圆代工等效8寸片年产能为7838万片,其中0.18micro达到1363万片,其次65nm达到982万片,45nm达到882万片,32nm达到80万片。根据台积电财报,台积电2019年等效8寸片产能超过2700万片,占比约34%。根据拓璞产业研究,2019年,28nm以下制程的营收在前五大厂商(台积电、三星、格芯、联电、中芯国际)在的合计营收中占比约44%。

全球晶圆代工行业产能(等价8寸片;千片)

2019年全球晶圆代工行业收入分布

2019年全球晶圆代工行业产能分布

先进制程比重快速提升。根据ASML在2018年底的预测,先进制程的占比会迅速提高,其中部分现有制程的产线通过设备升级成先进制程产线。ASML预测2025年12寸晶圆的先进制程占比会达到2/3。

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以晶圆厂所在地划分,全球晶圆代工前三大区域分别为中国台湾、中国大陆、韩国。台湾占比达到66%左右,并在先进制程导入和新型产业趋势下引领行业发展。大陆处于追赶角色,比重正在持续提升,从2017年的9.0%提升至2023年的12.9%。韩国三星持续加大投资,因此韩国的份额也保持略有增长。

全球晶圆代工区域占比(2019~2023年为预测数据)

2019年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市场约2149亿元,大陆集成电路向“大设计-中制造-中封测”转型,大陆的设计、制造将起航。2018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规模达到6531.4亿元,同比增长20.7%,预计到2020年突破9000亿。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结构将继续由“小设计-小制造-大封测”向“大设计-中制造-中封测”转型,产业链逐渐从低端向高端延伸,产业结构更趋于合理。

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亿元)

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市场结构(亿元)

1.2 12寸硅晶圆保持快速增长

长期维度下电子化趋势推进,硅含量不断提升。半导体硅含量代表电子系统中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总价值占电子系统价值的百分比,可用来衡量半导体的渗透率。如果从下游需求分析,硅含量就是下游需求中半导体芯片的渗透率。从长期的维度上来看,电子化是不断推进的趋势,而各类电子产品中的半导体含量过去20年来都在不断上升,简称“硅含量”提升。

半导体市场规模

硅片/硅晶圆是制造芯片的核心基础材料,高纯度要求下工序流程复杂、设备参数要求高。Rawwafer在整体成本中的占比并不高(不到10%,芯片制程越先进占比越小),但是,硅晶圆作为芯片制造的基础核心材料能够从量上直接观测行业芯片的产出、先进制程升级的节奏。

硅片/晶圆供给的主要增长来自于12寸(300mm),8寸片以存量产能为主。根据硅片龙头Sumco在2019Q3的指引,2018~2022年12寸硅片需求数量复合增长率预期为4.1%;12寸硅片供给数量复合增长率预期为3.9%,供给增速低于需求增速。从需求侧分拆,硅片几大需求包括Nand、Dram、Logic和其他。

全球硅片需求预测

全球12寸硅片供需预测(千片/月)全球12寸硅片需求侧拆分(千片/月)


二、先进制程成为晶圆制造的分水岭

2.1摩尔定律没有失效,但资本壁垒迅速提升

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英伟达的黄仁勋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摩尔定律已经失效,IMEC(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ASML等机构为半导体产业规划的蓝图里摩尔定律持续演进。摩尔定律没有失效,但是制程之外的设计与工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资本密集度的迅速提升使得行业壁垒发生变化。

摩尔定律推进,但制程提升贡献比例在下降。根据AMD数据,过去十年制程升级带来更高性能、更低功耗,制程升级为半导体性能提升贡献40%。根据ASML预测,2018~2028年的未来十年半导体性能提升进一步加速,制程提升的贡献为30%左右,剩下增长来自于诸如3DStacking、多核架构、内存整合、软件系统、电源管理等多方面的升级。因此,在未来的芯片性能提升中,架构、系统、软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晶圆制造行业发展趋势面临DieSize限制和成本限制。过去十年,CPU及GPU的DieSize呈现上升趋势,但受制于12寸晶圆产线,DieSize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同时,相同DieSize的晶圆产线,单位面积成本也不断攀升,5nm的单位面积成本是45nm的5倍。

CPU/GPU芯片DieSize呈现上升趋势

先进制程的持续升级带来巨额的成本。根据IBS,3nm芯片的设计费用约5~15亿美元,工艺开发费用约40~50亿美元,兴建一条3nm产线的成本约150~200亿美元。3nm芯片仅比5nm芯片提升15%性能、降低25%功耗。根据IMEC论文,7nm以后,每一代升级单个晶圆的工艺成本(ProcessCost)提升幅度达到30%。同样面积的硅晶圆,即使通过微缩增加了晶体管的数量,生产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2019年单片晶圆价格预估(等价8寸片计价,美元)设计成本:先进IC设计成本快速增加投资金额:100K产能对应投资额要求(亿美元)工艺成本:7nm之后单位芯片工艺成本每代增加30%

资金、技术壁垒提升,先进制程的供给端向寡头垄断发展,先进制程供不应求。

创新推动先进制程需求。根据台积电的产品组合,最先进制程主要是为logic和部分RF提供,主流的成熟制程能覆盖大部分其他应用领域。随着创新不断升级,5G、AI、物联网等需求提升,创新导入时使用的制程工艺从成熟向先进工艺升级。

供给受限于有限的产能。目前先进制程的供给端只有台积电、三星、英特尔。英特尔为IDM,自家消费级10nm产品产能不足、市场缺货。受益于5G、智能手机、HPC、AIoT等需求,7nm及以下先进制程需求旺盛。台积电为先进制程的核心晶圆代工厂,目前10nm工艺客户已经超过10家,7nmEUV客户至少5家(苹果、海思、高通、三星、AMD),6nm客户除了7nmEUV的5家还多了博通、联发科。台积电7nm产品持续满产,多个客户争抢产能,由台积电进行产能配置。

2.2晶圆制造行业技术复杂度不断提升

摩尔定律引领半导体产业,实现产业持续升级需要贯穿整条产业链,包括上游(设备如光刻机厂商ASML)、晶圆制造(台积电、英特尔、三星)以及下游(IC设计如苹果、AMD、海思、高通、联发科等)等环节的厂商协同。

光刻机从DUV到浸入式DUV,再升级成EUV,成为推进摩尔定律的重要环节。根据ASML预测,晶圆代工领域节点会持续升级;内存DRAM领域也将使用EUV;闪存Nand等向3D堆叠发展,不需要用EUV升级。其他设备龙头厂商如AMAT、LamResearch、KLATencor等也纷纷布局先进制程节点相关设备。

ASML预测半导体制程升级规划先进制程设备端布局

晶体管结构创新,形态更加复杂。2011年,英特尔在22nm时引入FinFET,减少横向尺寸,增加单位面积设备密度,同时增加鳍的高度。三星计划于2021~2022引入GAA,应用于其3nm制程。台积电除了GAA晶体管结构之外,也进行其他方向布局。

晶体管结构变化下一代晶体管结构

先进封装技术是高性能芯片的重要基础之一。硅通孔(TSV)的三维封装技术在超越摩尔定律中扮演重要角色。先进封装技术提升了互联密度和信号传输速率。在已经量产的2.5DIC领域,台积电主推CoWoS工艺,英特尔主推EMIB工艺,三星主推FOPLP。未来通过难度更高的TSV技术,台积电将进一步量产SoIC、WoW等3DIC,英特尔推出Foveros技术,三星推出3DSiC。

台积电先进封装技术一览

2.3行业高壁垒、高集中、少进入者

先进制程呈现资金、技术壁垒不断提高的趋势,行业格局逐渐出清。从制造环节而言,行业资金、技术壁垒极高,不仅十多年来没出现新的竞争玩家,而且随着制程分水岭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从先进制程中“出局”。格罗方德在2018年宣布放弃7nm研发,联电在2018年宣布放弃12nm以下(即7nm及以下)的先进制程投资,因此保持先进制程研发的玩家仅剩行业龙头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以及处于技术追赶的中芯国际。

晶圆厂制程升级规划

高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行业十多年没有新的竞争者出现且越来越多现有玩家放弃先进制程追赶。庞大的资金投入使得中小行业玩家望而却步,复杂越来越高的工艺和技术成为行业固有护城河,并且随着“摩尔定律”推进,每一个制程节点都举步维艰,拥有高端制程能力的公司屈指可数。

行业呈现寡头垄断,台积电强者愈强。根据拓璞产业研究,2019年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分别为:台积电、三星、格芯、联电、中芯国际、TowerJazz、H-Grace、VIS、PSC、DongbuHiTek。台积电市占率超过50%,在整个晶圆代工行业,台积电不管是技术领先性还是优质客户和订单的选择,都是保持比较大的优势。

目前能够提供7nm及7nm以下先进制程工艺(对应英特尔10nm)的厂商仅有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根据拓璞产业研究,2019年台积电先进制程市场份额为52%,英特尔约25%,三星约23%。

先进制程产能分布

晶体管密度不断提升,但不同厂商命名规格有区别。英特尔的10nm工艺晶体管密度介于台积电7nm和7nmEUV之间。2019年,台积电7nm制程投资大概100~110K产能,客户较多。三星7nmLPP(EUV)工艺产能大概10K,三星的晶圆代工业务客户主要是三星、高通、IBM。根据拓璞产业研究,2020年台积电5nm产能预计60~70K,同时三星预计也会推出其5nm工艺。

不同制程节点晶体管密度(标准化工艺节点以intel10nm为参考节点)

台积电积极推动先进制程,引领全行业。根据制程性能提升幅度上看,28nm、16nm、7nm等具有显著提升幅度的节点,一般具有相对较长的寿命;而提升幅度较少的节点一般为过渡节点。台积电6nm预计在2020Q1进行风险试产,预计2020年年底量产;5nm进入爬坡提升良率阶段,预计2020年3月开始量产。台积电的5nm逻辑密度将是之前7nm的1.8倍,SRAM密度是7nm的1.35倍,可以带来15%的性能提升,以及30%的功耗降低。

台积电历代制程PPA(power、performance、Arereduction)环比提升幅度

英特尔在10nm制程上稍微落后,随后7nm预计在2021年量产,并持续进行优化。英特尔制程升级历史一般是两年一次,但从2014年的14nm到2019年的10nm,出现明显的升级放缓。目前,英特尔的10nm工艺已经量产,但存在缺货问题。英特尔预计2020年推出10nm+,2021年推出7nm及10nm++,2022年推出7nm+,2023年推出7nm++。英特尔的晶圆厂主要用于生产自家CPU。

英特尔2020年capex提升至170亿美元,其中一半用于7/5nm和扩大Fab工厂。英特尔的10nm还是采用浸入式DUV设备,7nm才开始导入EUV设备。英特尔的芯片从2018H2开始就供不应求,因此2019年capex为162亿美元,产能增长25%。

英特尔未来制程升级规划英特尔服务CPU产品路线

三星积极投入晶圆代工领域,加快制程升级。三星在2017年将晶圆代工业务部门从系统LSI中独立出来,主要为全球客户制造非存储芯片。截止2019年底,三星晶圆代工专属线包括6条12寸线和3条8寸线。提供包括65纳米、45纳米、32/28纳米HKMG、14纳米FinFET、10纳米FinFET、7纳米FinFETEUV工艺,客户包括苹果、高通、超微半导体、赛灵思、英伟达、恩智浦(NXP)以及韩国本土公司Telechips等。三星计划在2020年底试产3nm工艺,并专用GAAMCFET工艺技术。三星计划在未来十年(至2030年)共投资约1150亿美元,用于争取晶圆代工行业主导权。

三星电子晶圆代工制程发展路径

2.4半导体需求三驾马车共振,国产替代迎来机遇

创新趋势不变:创新是决定电子行业的估值与持续成长的核心逻辑,本轮创新由5G驱动的数据中心、手机、通讯等历史上第一次共振。

中期供需仍紧张:全球半导体投资关注中期供需的核心变量——需求与资本开支,疫情对短期需求会有一定扰动,但中期三大需求不受本质影响,而全球资本开支截止2019Q3末还没有全面启动,并有部分企业由于疫情再次递延资本开支,中期供需缺口有望继续放大。供给方面,全球资本开支除龙头台积电外尚未全面启动,我们预计本次疫情中部分企业将再度进行资本开支递延,中期供需缺口有望进一步放大,中期景气度有望继续保持向上趋势!

国产替代历史性机遇开启,2019年正式从主题概念到业绩兑现,2020年有望继续加速。逆势方显优质公司本色,这是19年行业下行周期中A股半导体公司迭超预期,优质标的国产替代、结构改善逐步兑现至报表是核心原因。进入2020年,我们预计在国产化加速叠加行业周期景气上行之下,A股半导体龙头公司们有望延续高增长表现。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回暖,受益于5G持续发展。在目前服务器均价已经企稳的同时,我们认为在未来随着5G对其的拉动,内部升级将不间断,5G网络带来的传输速度将会较4G有质的提升,服务器将会在应对存储方面呈几何倍数增长的需求的同时,还需要保持高带宽、低时延、高稳定性的要求,对于服务器而言无疑是在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器或有望在未来实现更进一步的价值量的提高,达到价量齐升的平台。

全球服务器行业已经历经多年,其出货量从2013年至2018年也经历了起起伏伏。2018年,全球服务器市场出货量再次实现了超越10%的增长,主要源自于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一代技术对互联网企业持续拓展基础架构规模的推动,同时也刺激了传统企业用户的采购需求。2019年,企业买家和超大规模公司通过ODM购买的需求比前几个季度减少,这影响了第一季度的市场增长速度,但用户对高配置服务器的需求将进一步支持平均售价的增长。

全球服务器年出货量统计

随着IoT、AI(尤其智能安防)和智能驾驶时代到来,边缘计算的快速成长带来的性能需求将成为中长期半导体的成长驱动!数据中心对服务器的需求成为整体服务器市场出货成长的关键。我们预计近两年来数据中心服务器的需求将在2020年前完成规划,将继续维持每年二至三成的年增率,推动服务器出货量及市场的增长。

IDC服务器装机量增长趋势(千台)

云计算资本开支金额(百万USD)

根据IDC以及Gartner对于过往季度的服务器出货量以及对未来的服务器出货量的预测进行调整后,我们预计在2019年后服务器行业将受到5G时代的冲击,实现长期且稳定的出货量的增长,同时由于服务器产品的不断升级,我们也预计其单价将在未来逐步增长。金准产业研究团队预计全球服务器的出货量将会在2020年达到1220万台,而随着5G的逐步铺设,在2021年将会继续保持约10%的增长,且之后预计将以每年7%~8%的增速稳定且持久的增长。

全球服务器自2019年后的出货量预测(万台)

对于中国内服务器需求及出货量而言,金准产业研究团队认为中国作为5G建设最快国,服务器方面的建设也将遥遥领先,同时由于中国在该方面进度略慢于海外,故在2021年之前服务器出货量将维持高于全球增速的平台之上,之后逐步恢复,与全球的服务器增速趋同。

中国X86服务器出货量及预测中国X86服务器市场规模

数据中心的新SSD储存需求(ZB/年)数据中心对300mm硅片的需求(千片每月)

根据Gartner以及IDC的数据对服务器进行了简单的分类:高性能运算服务器以及传统服务器。根据预测,在接下来数年内服务器市场的增长将主要以可支撑AI计算方面的高性能服务器为主,同时也将带动CPU/GPU、以及Dram的高增长。

手机:5G放量“前夜”,单机硅含量提升。中国手机市场正值5G放量的“前夜”。IDC公布全球2019年Q3手机出货量为3.58亿部,同比增长1%,智能手机的市场正在逐渐回暖。按照市场份额来看,排名第一的为三星,三季度出货7820万,同比增长8.3%。华为排名第二,三季度出货6660万,同比增长28.2%。苹果三季度出货4660万,同比下滑0.6%。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百万台)全球智能手机按品牌出货量(百万台)

5G芯片备货量超预期,逐渐向中低端渗透。根据IDC预测,2019年5G手机出货量为670万部,份额仅为0.5%。到2023年,5G手机出货量将达到整体手机出货量的26%。各家5G芯片供应商纷纷加足马力备货,金准产业研究团队预计2020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为2-3亿部。

台积电7纳米制程产能在2019年第3季开始全线爆满的盛况,2020年上半年都可能出现产能供不应求的局面。联发科、高通、三星电子及海思等5G芯片供应商,都不断要求上、下游协力厂大举扩充产能,并有效拉高公司内外的库存水平。我们看到5G芯片的备货开始向中低端加速渗透。

5G芯片备货量(百万颗)

移动数据传输量和传输速度的不断提高主要依赖于移动通讯技术的变革,及其配套的射频前端芯片的性能的不断提高。在过去的十年间,通信行业经历了从2G到3G再到4G(FDD-LTE/TD-LTE)两次重大产业升级。在4G普及的过程中,全网通等功能在高端智能手机中得到广泛应用,体现了智能手机兼容不同通信制式的能力。

根据QYR Electronics Research Center的统计,从2011年至2018年全球射频前端市场规模以年复合增长率13.10%的速度增长,2018年达149.10亿美元。受到5G网络商业化建设的影响,自2020年起,全球射频前端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2018年至2023年全球射频前端市场规模预计将以年复合增长率16.00%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23年接近313.10亿美元。

全球射频前端市场规模预测(亿美元)

随着消费者对高质量拍照、录像的需求日益增加,摄像头模组的进化是智能手机发展的必经之路。伴随着双摄、三摄渗透率的提高,市场将会开启新的成像变革。根据Statista的预测,2018年三摄渗透率仅为1.6%,而到了2020年三摄的渗透率将达到24.5%。在采用三摄的机型上,安卓阵营在今明两年或比苹果更加积极。

全球手机摄像头模组消费量(亿颗)国内手机摄像头模组产量(亿颗)

旗舰机种的像素不断升级,由2000万逐渐升至4000万。前置摄像头也逐渐由800万升级至2400万,拍照效果提升。此外,国内高端机种的镜头也逐渐从5P升级到6P,以便实现超级大广角,大光圈,光学变焦也不断升级至三倍,使得夜拍效果逐渐加强。IDC预计2018年后置镜头的6P渗透率约为40%。

智能手机创新进一步提升单机硅含量。金准产业研究团队预计5G智能手机升级将拉动需求,DRAM、camera硅含量翻倍,Nand硅含量增长至8倍。假设高端手机为4亿部不变,5G升级促进高端手机所消耗的硅片将从430K/M提升至533K/M。

通讯:5G基站建设进入放量期。5G由于需要提供更快的传输速度,所使用的频率将向高频率频道转移,从而无法避免的会将其信号的衍射能力(即绕过障碍物的能力)降低,而想要将其解决的办法既是:增建更多基站以增加覆盖。

基建建设带来的放量降价是每一轮通信周期的必由之路,行业必然经历一波洗礼,回顾2G-4G的历史,具有技术及资本护城河,掌握渠道优势的公司走的更长,需要深入评估每个赛道的竞争格局和公司治理能力。

金准产业研究团队预测,5G宏基站的数量在2026年预计将达到475万个,是2017年底4G基站328万个的1.45倍左右,配套的小基站数量约为宏基站的2倍,约为950万个,总共基站数量约为1425万个。PCB是基站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电子材料,如此庞大的基站量,将会产生巨大的PCB增量空间。

宏基站年建设数量预测

结语

金准产业研究团队认为,华为事件加速国产链重塑,几乎所有科技龙头,甚至部分海外龙头也在加快国产链公司导入。过去我们见证了通信、家电、工程机械、光伏、高铁、消费电子等核心战略领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半导体行业已经具备市场、系统、下游、技术突破等成长关键要素。可以很乐观的预计,2020年国内晶圆代工-封测产业链将会继续加速发展。


疫情下的雪景,静谧但充满力量!

这几天,全国各地纷纷迎来降雪,倒春寒模式来的猝不及防,大家做好防护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暖哦!往年都是“瑞雪兆丰年”的好光景,而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让鼠年的开端并不那么美好,但也要心存希望乐观面对,在返岗复工的路上,调整好心情,戴上应景的珠宝,比如钻石、白金、水晶、珍珠母贝等材质,和漫天飘雪融为一体,等到大雪消融,春回大地的那一天,病毒也将随之退散。

单品推荐:CHANEL高级珠宝COMèTE系列耳环白18K金镶嵌钻石与珍珠(图片来源于品牌)

COMèTE系列将黄K金与白K金化为彗星,划过天际,演绎线条流畅、不对称设计的精美作品。2019年香奈儿使用黄K金、白K金和珍珠,搭配晶莹钻石,打造出7件极具当代气息的全新作品,令COMèTE这璀璨的标志性符号再绽光芒。

单品推荐:Boucheron Nuage de Fleurs白金镶钻问号项链(图片来源于品牌)

品牌高级珠宝系列在2020年1月推出新一季作品,设计灵感来源于品牌历史档案中的经典之作问号项链。新作共由8件单品组成,延续了这一经典的不对称造型,继续以自然主题展现盎然的生命力。


宝诗龙创意总监对现实主义的炽热情感还体现在以绣球花造型点缀的问号项链上。表示:女儿第一次给我送的花便是绣球花。我喜爱这种花,因为它看起来简单纯粹,甚至有一些谦逊婉约。 每片绣球花的花瓣均经过精雕细琢,将转瞬即逝的自然之美定格在散发隽永魅力的珍珠上。

单品推荐:宝格丽Fiorever咏绽系列项链(图片来源于品牌)

宝格丽Fiorever咏绽系列项链采用超大尺寸设计,充分诠释了系列经典八瓣花设计的多元性,同时展现出珠宝强烈的个性色彩。得益于花朵造型的华美点睛,整条镶钻项链变得熠熠生辉、光彩夺目。这条项链可与Fiorever咏绽系列其他珠宝轻松搭配,无论是轻巧的环形耳环,还是以花朵镶饰两端的可叠戴开口式手镯,抑或是采用花朵元素的戒指,均能呈现相得益彰的动人华彩。这些采用花朵元素的珠宝在巧妙搭配下凸显出Fiorever咏绽女性的优雅姿态与独特气质。

单品推荐: TSL | 謝瑞麟 Estrella系列18K白色黄金镶嵌钻石项链(图片来源于品牌)

TSL | 謝瑞麟 Estrella系列不仅是对爱的颂扬,更是对爱的虔诚守护。从星辰经久不灭的光辉中获得启示,以匠心设计诠释爱的语言,TSL | 謝瑞麟 Estrella系列钻饰珠宝散发难以抗拒的浪漫情愫,将爱紧紧围绕,守护挚爱。

单品推荐:萧邦Happy Hearts Wings系列耳环(图片来源于品牌)

随着佩戴者的一举一动摇曳生姿,旋动钻石进而改变世界。“微小钻石可成就意义非凡的巨变”不仅是一句箴言,更是萧邦Happy Hearts Wings系列崇尚的生活方式。蝴蝶象征着轻灵与蜕变,诠释Happy Hearts Wings优雅精致的气韵与富有深意的内涵。自由、轻灵、精致的蝴蝶幻化为一整套珠宝珍品,包括项链、手镯、耳环及戒指,皆以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的18K白金镶钻精制而成。

单品推荐:江诗丹顿Overseas纵横四海系列女士石英腕表(图片来源于品牌)

这款腕表风格顺应了时代变化, 33毫米表径适合各种手腕尺寸佩戴,可快速替换的表链/表带灵活多变,可打造个性多样风格。Overseas纵横四海系列与时俱进,于2016年推出可替换表链/表带。新款女士石英腕表同样沿用了这一设计,配备三款表链/表带,半马耳他十字形链节的金属表链极具休闲风范,皮质表带则更显优雅时髦,橡胶表带则以运动风姿脱颖而出。无需任何工具,佩戴者即可轻松更换,满足个性化需求。

单品推荐:Swatch全新BIG BOLD JELLY腕表(图片来源于品牌)

斯沃琪全新BIG BOLD JELLY腕表,则将透明展现地淋漓尽致,让一切都一目了然。半透明的表带搭配全透明的表壳, 尽情演绎透明概念。蓝色、红色和黄色的亮丽指针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整体纯粹简约的设计风格带来恰如其分的动感活力。创新永无止境——2020年Swatch将陆续推出更多全新设计,敬请期待。

单品推荐:宝珀女装系列流星雨飞鸟陀飞轮腕表(图片来源于品牌)

宝珀全新陀飞轮腕表融合了宝珀的精湛制表技艺和优雅外观追求。透过蓝宝石玻璃表背,机芯的每一处细节无不完美呈现:自动上链装置与动力储存装置融合一体,打造出轻薄灵巧的构造。摆陀完全采用镂空透雕,为装饰腕表提供更大的空间。机芯表桥和动力储存盘也完全以传统手工纹饰技艺加以装饰,细致而考究;大钢轮则采用了斜切轮辋的设计,营造出更加精密雅致的对比效果。

单品推荐:真力时DEFY Midnight系列腕表(图片来源于品牌)

作为真力时DEFY系列中的首款女士腕表,DEFY Midnight腕表的灵感汲取自无垠宇宙,以别致的星空图案装点表盘,专为自信自由的当代女士设计;同时,精心镶嵌的钻石也让它成为都市独立女性的腕间珍宝,她们坚毅果敢,更从不怯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单品推荐:爱马仕Slim d’Hermès Cheval Ikat腕表(图片来源于品牌)

爱马仕Slim d’Hermès Cheval Ikat腕表发行36枚:金色绣线构成的表盘衬以白金或玫瑰金表壳,并搭配黑色或奶油白色鳄鱼皮表带;纤细的棒形指针扫过骏马的身影,在白色或蓝色表盘的衬托下格外分明。腕表搭载爱马仕自制H1950超薄机芯,展现别开生面的时间面貌。


表壳的蓝宝石水晶底盖下,腕表精密的机械构造一览无遗。桥板以爱马仕专用H字标志纹理装饰,并采用手工倒角修饰。时与分在精密的节奏中缓缓流逝。无论是机芯、表盘还是表带,皆为爱马仕制表工坊制作完成。

单品推荐:雅典表潜水系列DIVER X 腕表南极款(图片来源于品牌)

雅典表不畏艰险、勇于探索,推出此款制表界标志性腕表,将“X”元素带到世界尽头最危险的海域。南极洲历史悠久,遍布着淡蓝色的冰山和冰封的海洋,没有经度坐标,只有一个90°纬度位置。腕表的灵感源自雅典表的品牌挚友摄影师Sebastian Copeland所拍摄的南极精美照片,融合极地冰雪和光影,代表了Sebastian Copeland对地球深挚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单品推荐:Garmin Move Luxe金色表盘白色牛皮表带腕表(图片来源于品牌)

简洁的两针设计,搭配可隐藏的AMOLED彩色触摸屏,每一次触及都动人心弦。隐藏屏幕亮起后,时针与分针将会化身为量表指针,与屏幕同步变化来显示信息,在开启活动时,指针会指向当前运动所处的心率区间,并随着心率变化而移动位置。